王浩月:锦弦润物,桃李成蹊

2019-08-19 14:29:13来源:海外网
字号:

六十年前,我们一些归侨从广州补校经由考核被分配安置到全国各地学校。我与大多数来自东南亚、越南、印尼和泰国等地的归侨被安排在苏州各校上学。学校基本上都是在市内,附中、市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以及苏高中。记得当时没有侨办、侨联等组织机构。负责我们这些归侨的安置工作的单位是苏州市教育局。没有专职人员,照顾和指导我们生活、参观、学习活动以及分配到各校食、宿、准备新学年开学的各项事务工作的,只有各个学校的一名辅导员。由辅导员指导我们熟识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的校令校规。

1

苏州市教育局为了更集中、更有效地解决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陌生年轻又无经验的人的迫切问题,统一领导、统筹解决我们的诉求和遇到的困难,特地选派了一名精明能干的负责人,来为我们排忧解困。这位干事留给我们的印象深如砖刻。她就是当时的女领队王浩月老师。她细心周到、和蔼端庄的服务形象,至今都使我难以忘怀,也给与她接触过的归侨留下了深深美好的印记。

岁月匆匆,十年、二十年的光阴很快在我们的眼前消遁了。打那以后,安居在苏州的日子里,归侨的生活与工作状况,特别是经历了文革政治大动荡,相互间的了解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接触中,我们更加珍惜归侨之间的情感,更加尊重对方人格。文革后苏州有了归侨侨眷的合法保护组织机构,开始只是一两个人附设在侨务处,但总比没有好。我们的诉求有处可反映,有人来倾听。林明亮老师后来到侨联工作,有力地证明从中央到地方,对侨务工作的重视。从这个时候我才知晓,我在五十年代刚踏上苏州这个名扬海内外天堂水乡的土地,所敬佩之师长王浩月老师,正是林明亮副主席的贤妻。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有如此美妙、如此让人快悦的巧事。

我有这种感觉,是因为王浩月老师在我眼里实在是至善至美。林明亮副主席德高望重、德福非浅。

2

王浩月老师是我回国后首位遇到的良师和大众伯乐。她的标准普通话带有圆润的磁性。她一张口,就能把在场的人吸引住了,场下鸦雀无声。她的演讲可提振精神。她是一位很有涵养的师长,工作耐心、认真、不厌其烦,非常热心地为我们这些性格各异、不知天高地厚的远离海外亲人的年轻幼稚的归侨学生服务,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工作。东南亚各国的生活习俗不同,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安全、妥善地处理好,确实不易。但王老师似乎胸有成竹。她那母爱般的关怀足以让我们感到了祖国对我们的爱,感动万分。对外面的陌生情况,我们很听话,不敢越雷池一步。王老师深入浅出的教诲,对大家启发很大。

3

由于在个人修养和知识素养方面的努力,王浩月老师娴熟地讲解苏州的人文历史和典故,对苏州园林名胜更是了如指掌。姑苏城外寒山寺,张继的《枫桥夜泊》著名唐诗,诠释得让你如痴如醉。我们海外游子,对苏州,特别对《枫桥夜泊》非常关注。许多侨界人士对苏州的热爱就是从这首唐诗开始的。

王老师的言行不但魅力诱人,她的办事风格雷厉凑效。她真纯睿智的形象,占据了我大半辈子的心灵,在我脑海的梦境里时常闪现她的光彩。她对我此生的影响难以用文笔来描述,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她的精神形态的潜力,是无量的、无价的。

在未离开苏州和以后在外地工作,以及再返回苏州,在这块滋养我成长的风水宝地,都隐隐约约聆听到王老师的嘱咐和关照。我在学校和农场担任了多年的团支部书记以及在工作单位里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各个基层的领导工作,做了不知其数的细致政治思想工作和具体实践工作,这些工作都渗透了王老师当年对我已超越时空心智的影响,让我铭刻至今。

她朴素的外表,端庄的短发,衣着打扮平易近人,毫无显耀之嫌,与她的内在素质相一致,她身上蕴藏着催人奋进的符号和力量。

4

文革后我回到苏州工作,当了25年的侨联委员,在侨务战线上打拼了多年。在爱侨、助侨,协助侨联帮助困难的归侨侨眷,解决了一些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许多归侨侨眷的称道。他们感谢我的努力和真诚。

每年春节市侨联都组织我们去访贫问苦,慰问年迈的困难的归侨侨眷,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市侨联会议上研究解决的办法。

归侨侨眷的工作历来是不可或缺的,它联结到海内外千家万户,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热切的企盼。这项工作是“侨海报国”的大战略,我有幸在这条战线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十分欣慰。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的《无题》中,描写已逝去的年华非常感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他似乎在拨弄琴瑟的每一根弦,都在触碰留在心里最美好的回忆与无尽的惆怅。虽然青春年华的爱的光芒已不再回归,但他不放弃追梦美满的憧憬。他接下来的诗有非常精彩的描写:“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我们所做的侨联事业是有爱的,感情真挚的,往往泪湿衣襟,我们的联谊搭桥工程是伟大细致的,如玉温润,质地坚硬。


责编:童芳、夏夏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