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人 ——扶贫笔记21

2019-08-07 10:13:13来源:海外网
字号:

第一次从北京坐公共汽车返回滦平,出了车站,看到几辆出租车,我习惯性怯生生地走过去,问:“师傅,党校您走吗?”司机师傅从驾驶座费劲儿地探过身,把我这边的门打开,说:“请您上车,您到哪儿都走!”路上,看出我是外地人,他侃侃而谈,给我讲了各种滦平趣事;快到党校的时候,他又主动地向我介绍,党校附近哪儿有超市,哪儿有医院,哪儿有公园,我心里顿感温暖。

在这里问路,你不用担心“指鹿为马”、“南辕北辙”,但也享受不到对方会走出几步为你指路的热情,他们会实实在在地简单地告诉你,不会乱指也不会多说。由于滦平山上山下坡路很多,所以能不能找到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一边说着具有当地特色的家长里短,一边招呼你。当你提出各种询问的时候,他们也很有耐心,柔和地为你解答,没有我长期生活的城市有的店家那样的傲娇:你买他的东西就好像欠他钱一样。时间长了,我发现滦平人这种特点并不是耐心,而是一种常态,一种不骄躁、不觉得自己了不起的常态。

一位当地朋友和我聊起来滦平人这样的性格,说是有两个原因,一个因为是县城,一个因为是离北京近。因为是县城,所以没有大城市人的先天优越感,因为离北京近,眼界相对比较开阔,又没有身处太嘈杂的环境,所以相对平和淡定。他说的有一定道理,说出了地域对人性格的影响。这种理论会让人联想到城市化问题以及大城市趋向小城镇发展模式。

对于个人来说,我想到了心态对适应一个新地方的影响,以及经见了很多地方的人格后怎样塑造自己人格的问题。很多人遇到好的人文环境就会抱怨自己的生活环境,羡慕他人的生活环境,徒增忧郁和烦恼,其实不知道这样的心态已经为自己生活的环境增添了一分看不见的负面元素。

(作者简介:杨一枫,人民日报主任编辑,海外版总编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在河北省滦平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


责编:童芳、夏夏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