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世界屋脊 生态高地

2019-08-02 08:40: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图①:西藏拉林公路两旁绿意盎然、美景如画。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图②:西藏类乌齐保护区内生活的马鹿。邓建胜摄

图③:西藏申扎县境内的大草原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大产房”。图为在山坡上玩耍的幼羚。邓建胜摄

图④:随着湿地的恢复,岗巴县境内随处可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邓建胜摄

图⑤:西藏林芝风光。

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本报记者 邓建胜 琼达卓嘎

“今年有母藏羚羊7000多只,新生小藏羚羊2000多只,加起来比去年增加1000多只。6月底,申扎县境内的藏羚羊全部产仔完毕。”31岁的小伙子塔青已从事藏羚羊保护10年多,还负责管理申扎全县42名野生动物保护员。

位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那曲市申扎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传统“大产房”。多年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始终把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视为头等大事,明确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西藏工作的底线、红线和高压线,使这里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没有动物,这里就不是羌塘”

西藏地处地球第三极核心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于1993年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保护对象是“保存完整的、独特的高寒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及其境内较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

“没有动物,这里就不是羌塘。现在的羌塘草原,是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天堂。”有着30年野生动物保护经历的尼玛县野生动物保护员噶加达忙说,近年来他在巡护时,明显感觉到各类野生动物活动频繁了、数量在增多。

“5年前,藏羚羊见到我就跑得远远的,在记录本上只能记录时间、地点,像数量、距离什么的根本摸不清。现在不一样了,你看我最新的记录本,内容很多,因为我能更近距离地观测它们。很多时候,这些生灵变得不那么怕人了。”翻开噶加达忙的巡护日记本,只见里面详细记录着遇到藏羚羊等重点保护动物的时间、地点、数量、巡逻人,以及动物的距离、方向等。

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活在羌塘草原等区域的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不足7万只增加至现在的20万只左右,藏野驴从5万头左右增加至现在的9万头左右,野牦牛增加至现在的1万头左右。西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为确保藏羚羊顺利迁徙,林业部门依据迁徙路线,安排了大批人员全天候巡逻,密切关注藏羚羊迁徙动态。当地森林公安也加强了巡护力度,为藏羚羊迁徙保驾护航。”塔青说,每年在藏羚羊产仔前,那曲市林业等相关部门都会组织大家集中培训,强化大家对野生动植物识别、保护管理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的最大聚居地。这些年来,凭借高山峡谷密林和珞巴族独特的人文风情、好客传统,南伊沟成了西藏旅游的热门景区。

“来这里的游客,难以想象这曾是林芝远近闻名的‘穷林村’‘砍伐沟’。”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村民多布杰对记者说,30年前,村里到处是运木头的大货车,山上的树基本砍光了,从山脚到山顶光秃秃一片,南伊河浑浊不堪,山洪频发。

原来,林芝地区曾是西藏木材的主要供应地。为了保护生态,上世纪90年代末,西藏对林区全面实施禁伐,国家先后投入上亿元,在林芝地区建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察隅慈巴沟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如此,西藏自治区还建立了完善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补偿机制,至今累计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316亿元,让全区近70万农牧民稳稳地吃上了“生态饭”。

“每年按时发放,保护树林还有一笔收入,大家自然没人去乱砍滥伐了。”珞巴族村民达久说,他们家从2008年起每年获得生态补偿金,如今,这里的村民都从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

西藏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目前,西藏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0%。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的重要举措。统计显示,自1988年建立珠峰自然保护区以来,西藏已建立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1个),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一,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建立了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个),36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转移支付范围,建立了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湿地公园以及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多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认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坚定不移推进美丽西藏建设,确保了西藏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在良好状态,守护了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张永泽说。

走进山南市泽当镇鲁琼工业园区,群山环绕,占地10亩的山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就掩映在这一片绿色中,周围鸟鸣阵阵,很难让人将其与“危险废物”联系在一起。

山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于2013年1月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感染性及部分损伤性医疗废物3吨,是西藏第一个建成投入使用并交由专业公司托管运营的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现在,西藏已建成6个市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1个自治区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西藏始终坚持把发展建立在生态安全的基础上,严禁资源高消耗、能源高消费、污染高排放项目进入西藏。为此,西藏自治区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确实肩负起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的使命担当。

据介绍,西藏自治区近年来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西藏自治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在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占比提高至12%,区直部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占比提高至10%。从2014年开始,西藏自治区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奖励资金,对74个县(区)级政府进行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领导干部使用等挂钩,兑现考核奖励资金2.72亿元,推动了环境保护属地管理法定职责的落实。

为了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西藏自治区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目的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探索以生态增量撬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将雪域高原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实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和生态富民先行地。如今,山南、林芝、日喀则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已命名自治区级生态村2373个、生态乡镇213个、生态县17个。

芒康滇金丝猴获新生

本报记者 鲜 敢

从西藏芒康县城出发,一路向南,海拔逐渐降低,约1个小时车程,便到达了红拉山。这里是滇金丝猴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被当地群众称为“准察”的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一样珍稀。

“以前可不知道这些猴子的珍贵。”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四郎次仁说,到1975年,这里生活的滇金丝猴不到150只。

芒康滇金丝猴的新生,得益于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1986年,芒康县在滇金丝猴长期生活的红拉山设立了红拉山自然保护区。1987年至1988年,经西藏自治区珍稀野生动物考察队考察,确认被这里群众称为“准察”的,就是全球濒临灭绝的滇金丝猴。2003年1月,红拉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脉中部,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成立30多年来,当地群众的动物保护意识大大增强,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增加到800多只。此外,这里还发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0种,其中包括云豹、雪豹、斑尾榛鸡、绿尾虹雉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以及小熊猫、猞猁、藏马鸡、鹦鹉、秃鹰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阿里又见红柳林

本报记者 琼达卓嘎

在海拔43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近年来居然长出了茂密的红柳林!这让许多游客惊叹不已。

“目前狮泉河镇新栽种有红柳、青海杨等10多类42万余株树木,长势良好,成活率达到85%。3年前我们从外地引进红柳试种时,种树的考验从运输途中就开始了。”噶尔县县委书记高宝军对记者说,每棵树的根部直径都是树干直径的6倍以上,10多天的路途怎么保证树木活性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道关卡。为了保证成活率,技术人员在运输途中不得不每天喷水保湿,到阿里后又挖了蓄水池将树木浸泡了10天,才得以解决干旱影响红柳发芽的问题。

狮泉河镇年平均气温仅0.2摄氏度,最冷时的月平均温度为零下12.1摄氏度,年降水量只有60至70毫米,但就在这样的高寒区域,河谷地带居然生长有红柳林。1966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迁入此地,由于当时燃料匮乏,人们只能砍伐河滩上生长的红柳作为薪柴。不到20年的时间里,原本茂密的红柳林几乎绝迹,狮泉河谷变成荒芜的沙砾质戈壁滩。

为了彻底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起,当地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治沙工作。红柳作为本地乡土树种,被第一个请了回来,但直至2016年,狮泉河畔仅存活了一片红柳林。

2016年,阿里地区提出在狮泉河镇区大规模试种树的想法。阿里地委行署邀请全国知名林业专家、学者和技术员到狮泉河城区实地考察,向农牧民群众请教种树经验,并选派本地技术人员先后到青海、甘肃、内蒙古等气候相似地区综合考察,最后选择20多种适宜高海拔的树苗进行试种。

经过3年多的试种,目前狮泉河镇新栽种的杨树、柳树等10多类42万余株树木,成活率达85%,特别是红柳长势喜人。去年,阿里地区还完成了海拔4300米以下宜林地札达县8个村663户的消除“无树户”工作,种植秀丽水柏枝、藏细柳等本土树种1.23万株。

“两江四河”在变绿

琼达卓嘎 安 丽

盛夏,驱车行驶在拉萨至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318国道上,雅鲁藏布江畔,视野所及之处绿树成荫,让人很难想象,这里几年前还是风沙的源头。

“以前雅江边都是鹅卵石和沙子,连草都不长,谁会想到如今树木成片?看着树苗一天天长大,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南木林县艾玛乡德庆村63岁的护林员赤列说。

为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15年3月,西藏自治区启动了总投资约300亿元的“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该工程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将西藏自治区人工林成活面积从2015年的200多万亩增加到1000多万亩,从而极大改善了西藏主要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南木林县是“两江四河”工程的示范区和起步区。统计显示,5年来,南木林县完成造林3万亩,栽植杨树、榆树等苗木200万株,建设绿色走廊林网50公里,项目区风沙天气减少了,空气也湿润起来了。

“村里的人都积极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植树造林不仅能防沙治沙、美化家园,还能在家门口创收。”艾玛乡柳果村村支书米玛对记者说,种苗的培育、种植,客土的运输和树林的管护,都能为村民带来直接收入。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02日   13 版)


责编:夏夏、张荣耀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