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在成都龙泉山森林公园上远眺,城市与雪山相映。人民视觉
图②:德阳绵竹市清平镇鸟瞰。王 平摄
图③:遂宁荷花博览园。 夏和平摄
四川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发展总体擘画在川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编 者
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城市
本报记者 林治波 王明峰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70年来,蓉城成都在新中国的怀抱里不断成长,日益壮大。今日的成都,犹如鲲鹏展翅,正朝着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快速飞跃。
在成都,市民们发现,出现了越来越多彩色步行道,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被称为“天府绿道”。人们在这里骑行、散步、休闲,海内外游客甚至将绿道当成了“打卡地”。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要求“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为落实这一重要指示,成都开始了公园城市建设的全面探索。
锦江区的樱花广场,过去只有其名,而不见樱花,现在这里樱树成林,花开时节就成了樱花的海洋。武侯区菊乐路口的一处公共卫生间,屋顶是红艳艳的三角梅,外立面是黄绿色的鸭脚木、吊兰,全身披绿,成为立体绿化的范例。
未来3到5年,成都将陆续新建100个城市公园;到2025年,将在中心城区新增小游园、微绿地400个,将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增至1000个以上,建成“千园之城”。
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成都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公园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是规划理念的变革、建设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探索。”为此,成都在历史街区、现代新城和未来新区,分别启动了以天府锦城、交子公园、鹿溪智谷为载体的示范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天府绿道已累计建成3059公里,沿天府绿道串联生态区55个、绿带155个、公园139个、小游园323个、微绿地380个,初步形成了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的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成都还在绿道体系中植入了2098个文旅体育和科技展示设施,市民的生活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也催生着新的经济形态。
4月24日,成都地铁10号线实现了5G视频通话,这是全球首条5G地铁线路。
在2017年召开的新经济发展大会上,成都市决定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构建“七大应用场景”: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产业、人力资本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和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
大力推动5G、8K、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氢能等全产业链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规划建设2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生态圈,启动建设5平方公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场……新经济发展在成都紧锣密鼓,方兴未艾。
“我们的任务,不是直接干新经济,而是统筹协调,形成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让成都成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户,同比增长19%;百家重点企业中71户规上企业累计收入251.47亿元,同比增长40.24%;新潮传媒、医云科技、1919酒类直供、驹马物流4家企业成长为“独角兽”;245家新经济企业获得投资170.21亿元。
立足天府,全域向外,成都正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满载成都制造的中欧班列(成都)“创维号”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十天左右时间,这些产品就将通过终点波兰进入欧洲进行销售。列车返程时,又会将荷兰的奶粉、德国的汽车配件、丹麦的饼干等带回四川。如今,从成都出发的国际班列联通了境外24座城市和国内14座城市,仅今年上半年就开行了1285列。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的运输货值达2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1至4月,木材项目预计带来约3亿元贸易额。
去年,成都双流机场客流量突破500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四。正在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计划2020年基本竣工,2021年投入使用。截至今年上半年,成都开通国际航线数达119条。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成都承东启西、联通欧亚,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2017年3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3个片区中,成都占据2个。
超越四川盆地,着眼国家战略全局,四川省和成都市做出了东进的决策。成都市已明确提出,要将东部新城打造成为成都耀眼的名片、走向世界的“未来之城”。
重庆由东而西,成都由西而东,两者相向而行,不久的未来,一个可与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媲美的重量级城市群将在西部崛起。
重装之都 德阳加速
本报记者 林治波 宋豪新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德阳披荆斩棘、一路奔跑,研制生产了一大批“国之重器”。近年来,德阳加快建设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走出了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新路。
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群不断啃下“硬骨头”:东方电机成功自主研制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我国在世界水电“无人区”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成功自主研制“华龙一号”首台常规岛汽轮机,为“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示范项目——福建福清核电5、6号机组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德阳在钢铁、化工、造纸、印染和建材领域去除无效产能,同时实施100个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扩大有效产能。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金属(铝)燃料电源、动力电池产业化;自主研发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新型材料玄武岩连续纤维池窑生产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今,“德阳造”遍及“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全市160余家配套企业出口装备制造产品50余种,售后服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装备供应基地。
德阳市委书记赵世勇表示,“德阳将继续练好‘内功’,加快构建以高端装备、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为挺起中国工业的脊梁而努力奋斗。”
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区域协同发展则为高质量发展构建着新格局、拓展着新空间。
德阳是距成都最近的地级市,两市同处天府腹心,城际相距仅40多公里,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互动。如今,成德动车日开行80余列,在全省率先实现动车“公交化”运营,最快23分钟便可抵达成都。两地已建成5条高速公路、4条干线公路、4条轨道交通,德阳全域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
不只是交通,协同步伐还迈向了产业布局,德阳主动对接成都“东进”战略,在与成都共同打造成德工业园的同时,规划建设90平方公里、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凯州新城,着力打造凯州新城、淮州新城、简州新城、空港新城产业协同发展区;主动对接成都“北改”战略,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天府旌城”,着力打造以天府大道北延线为城市中轴、以石亭江人工湿地为生态本底、以现代产业为支撑的公园城市新区。
协同,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也让德阳毗邻大都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绿色遂宁 快步前行
本报记者 宋豪新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成渝经济区腹心。2018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221.39亿元,同比增长8.8%,今年上半年达到8.9%,增速居四川全省第二位。近10年来,经济保持了年均11.9%的增速,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遂宁市委书记邵革军说,遂宁依托成渝城市群区位优势,抓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体思路,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城即是景,景即是城。如今,遂宁正加快“引水入城”步伐,随着城市上游的唐家渡电航建成,整个观音湖的城市水面将增至30余平方公里,加上正在规划建设的17个郊野公园、9处湿地公园、72公里环湖“翡翠项链”,一座现代花园城市、景区化城市逐渐显现出婀娜的身姿。
在乡村,也透露出浓浓的绿色气息。遂宁实施“生态宜居城镇建设行动”,将20个镇建设为花园小镇或生态小镇示范镇,到2020年底,将建成5个花园小镇、15个生态小镇;全面启动“五位一体”试点建设任务,出台《遂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每年考核评定乡村振兴先进县(区)1个、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20个,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和构建田园景观,让遂宁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遂宁距离成都和重庆都是128公里,位于成渝城市群的中间位置,是典型“不靠海、不沿边”内陆城市,要发展必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吸引资源。
今年上半年,遂宁“三产”领域大事不断:今年3月,投资100亿元的康佳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一个年产值80亿元,包括液晶电视、LED显示屏等在内的大型视讯产品生产基地,及多层线路板、柔性线路板在内的电子电路产品基地;5月,绿地·遂宁1958文创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不久的将来,一座国家级纺织遗址公园将拔地而起。
遂宁坚持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壮大电子信息、锂电及新材料、机械与装备制造、油气盐化工、食品饮料五大优势制造业,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遂宁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具有遂宁特色的产业链,引进康佳、创维、广义微电子等电子企业200余户,建成西部电子元器件、新光源、电子电路三大制造中心和西部芯片制造基地,实现了从“切芯片”到“造芯片”的转型升级。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30日 11 版)
责编:夏夏、童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