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许村镇仁洪村,游客在大棚基地采摘圣女果。人民视觉
自来水通到家 柏油路修到村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这是1935年,方志敏烈士在就义前写下的一段文字。
如今,在方志敏烈士的家乡江西,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已经吹响——
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346万人,降低到5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9.21%,降至1.38%。先后有18个贫困县(市)脱贫退出。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053元,提升到9602元。
“革命先烈描绘的动人景象,正一一变成现实。”江西省省长易炼红说。
实施安居扶贫 阻断因病返贫
安远县双芫乡合头村地处几县交界,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长期困扰这里的村民。全村仅有500余亩耕地,大部分是肥力差、难耕作的梯田,青黄不接时,村民去外村亲戚家借粮是常事。
合头村老党员钟三凤回忆,上世纪60年代,全村70余户人仅靠一台破旧的柴油发电机发电。直到70年代末双芫水库电站建成,合头村才迎来“电灯时代”。但是,路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村民去一趟县城需要颠簸一个上午,哪怕是去圩镇买点油盐,也要在泥泞山路走上两个来小时。
2015年冬,合头村“双喜临门”:自来水通到村民家;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好日子终于盼来了!”贫困户徐明飞激动地抹泪。
江西省提出,安居扶贫“一户不漏”,全省完成26.0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13.5万人,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97%的搬迁任务。
健康扶贫,减少百姓因病致贫;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江西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条件。提升贫困人口综合兜底保障水平,确保贫困群众住院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将大病救治病种从25种增加到30种。2019年起,江西省进一步推进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切实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义桥村村民使用农机收割早稻。陈福平摄(人民视觉)
选准一个产业 带动一方致富
一家人,两条腿。在信丰县大桥镇竹村村,袁长明夫妇的励志故事家喻户晓。跟着袁长明的摩托车,我们来到了他家的8亩脐橙果园。用拐杖代替左腿的袁长明在山间行走自如,肩挑手提,不在话下;锄草施肥,驾轻就熟。
10多年前,袁长明因意外事故失去左腿。后来,他与患小儿麻痹症的刘招娣结婚。2014年以前,两人的年收入一度不足3000元。2014年,在村里的指导下,袁长明流转山地,种植了8亩脐橙。“政府帮我办了5万元贴息贷款,还补贴1万元作为周转。”2018年,袁长明一家收入达5万多元。
被誉为“中国脐橙之乡”的信丰县,脐橙种植历史已有40多年。为了让贫困户从脐橙种植中尝到甜头,信丰县下足了功夫。
起步阶段,政府做好“天使投资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整地费、农药款,免费供应优质柑橘苗木、提供财政惠农信贷;经营阶段,政府做好“田保姆”。对从事脐橙产业的贫困户实行技术包干指导制度,整合乡(镇)果茶员、果业技术联络员与直接参与脐橙产业的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确保一个月两次以上上门服务,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
目前,信丰县全县共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35户参与脐橙产业发展,其中205户贫困户自主开发果园2108.08亩,加工企业、种果大户、定点苗圃等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就业130户。
江西省推进“选准一项主导产业、打造一个龙头、设立一笔扶持资金、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产业发展“五个一”模式,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2018年,全省实施扶贫特色产业项目9740个,覆盖贫困人口113.28万人。2018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0亿元,惠及14.7万户。全省贫困村普遍兴办了村集体经济,组建了专业合作社。
南丰县把蜜橘及加工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定期资助贫困户农药、化肥,贫困户家的蜜橘产量比往年大幅增长,品质也明显提升。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晒秋景观。人民视觉
主心骨强起来 精气神提起来
盛夏的夜晚,凉风习习。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村委会前,村第三党小组的党员干部与村民围坐在一块儿,共同商讨脱贫攻坚相关事宜。“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村里要引进投资,我一定要好好出力!”一名贫困户大声说道,大家听了点头称是。
这样的“屋场贴心会”在上栗县已有十几年历史。近年来,当地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融入其中。“屋场贴心会”还定期对铺张浪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好逸恶劳等行为进行道德评议,引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余市注重贫困群众精神层面的“脱贫”,在全市以“晓康驿站”为载体,通过感恩教育,进行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开展脱贫攻坚扶贫扶志行动,挺起贫困群众的“精神脊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文体活动室利用率高,阅览室借阅登记簿写满了几大本,文化广场上一片欢声笑语……上饶县91个贫困村实施文化活动室项目89个,建设村级文化广场31个,设立乡村道德讲堂56个。“最美第一书记”“最美村干部”“最美脱贫户”“最美致富带头人”“最美扶贫队员”的评选贯穿全年。
在江西,1.7万余名第一书记冲在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领路人和主心骨。(本报记者 郑少忠 孙 超)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新庄镇口溪村,游客在葡萄种植基地内摘葡萄。周 亮摄(人民视觉)
江西上饶“定制”新产业 村庄不“空壳”
上饶市广丰区壶峤镇华家源自然村,民居依山傍水而建,一栋栋赣派民居风格呼应,依形就势,错落有致。庭院里柚子满树,花草宜人,俨然是一个高标准的乡村旅游点。
“以前村集体除了发工资,基本没别的剩余。想搞旅游,也搞不来。”华家源村老支书朱善福见证了几年来村里的大变化。
广丰区启动宅改和农民建房管理改革,作为违建乱建严重的村,华家源是继续走老路还是主动拥抱改革?当地人着眼长远发展,重拳整治私搭乱建顽疾。一年下来,房屋齐整了,道路变美了。脱掉几十年来私搭乱建的外壳,华家源的美重新浮现。
华家源原先就家家户户种苎麻,织夏布。这种清凉舒适的纺织品,近年来又重新受到人们欢迎。“以前农闲时候织点夏布,收入不多,挣点零花钱。”村民张亚雄说。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马市镇东来村农民在田间劳作。邓和平摄(人民视觉)
如今,夏布元素与乡村旅游嫁接,卖原料变成了卖产品,卖产品升级成了卖体验。乡镇引进了夏布生产企业,村里办起了夏布合作社、织布体验馆。如今的华家源,村集体带着大家办起了研学旅游、乡村深度游,已成了远近闻名的4A级乡村旅游点。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据悉,目前上饶市70%以上的行政村有了特色产业、集体收入,部分区县已经消灭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孙 超 吴 若)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古村农户在晾晒农作物。人民视觉
吉安持续发力产业扶贫 村村有产业 户户有门路
2017年11月,吉安县正式“脱贫摘帽”。该县万福镇圳上村同步退出“贫困村”行列。“第一书记”兰兆义却认为,圳上村扶贫产业2017年才算真正起步。
2016年2月,吉安县发改委主任科员兰兆义担任圳上村“第一书记”,驻村至今已有三年半时间。圳上村人口2326人,田地1189亩,山林800多亩,人均仅有半亩田,“人多地少山少”,村民大多数外出打工为生。
持续稳定脱贫得靠发展产业。圳上村脱贫到底要发展什么?“一个是光伏,一个是蜜柚,还有一个是香芋。”兰兆义掰着指头说。
村里108户贫困户,59户符合光伏贷款政策,集中投入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每户贷款3万元投入光伏公司,可以保证20年分红。前五年每年每户1500元,第二个五年1600元,第三个五年1700元,第四个五年1800元。”兰兆义直竖大拇指,去年县里建设起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圳上村集体每年能有四五万元收入,一举甩掉“空壳村”的帽子。
“家有一亩柚,成就万元户。”光伏发电是细水长流,村民贫困户们期盼着井冈蜜柚挂果,早日见到收益。
2016年圳上村发展井冈蜜柚,由于整地、栽苗、管理等技术不过关,当年幸存的蜜柚树苗寥寥无几。总结失败教训,聘请农技专家全方位指导,2017年圳上村重新整地、施肥、栽种蜜柚苗,拉电线上山、铺设滴灌设备,建起管理用房,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带领贫困户干得热火朝天。“蜜柚苗种活了,产业才算是真正起步。”兰兆义表示。
走进井冈蜜柚基地,株株树苗茁壮成长,有几棵已经挂了果。村党支部书记罗金苟说,“种蜜柚起码投入五年,就怕半途而废,贫困户投入的钱打了水漂。”兰兆义语气坚定:“不见到蜜柚挂果,不见到贫困户领分红,我肯定不回去!”
井冈蜜柚周期长,罗金苟琢磨着发展当年见效的产业,外出考察后,自己带头试种15亩香芋。在村干部带动下,已有4户贫困户加入,村里香芋种植面积达到50亩。
井冈山市脱贫摘帽后,吉安县、万安县、永新县、遂川县分别顺利脱贫,革命老区吉安市的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减少至3万人、贫困发生率0.75%。吉安市委主要领导表示,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将继续巩固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确保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成效。(本报记者 魏本貌)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2日 12 版)
责编:夏夏、童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