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温暖的家庭。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在父母的倾力资助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赴瑞士日内瓦留学。那时的日内瓦,见不到几张中国人的面孔,身在异乡备感孤独。幸运的是,在这里遇到了我的“另一半”,他是一位著名的国际律师,英籍澳大利亚人。
婚后,我和先生移居英国,一双儿女相继在伦敦出生。转眼,女儿已17岁,儿子15岁。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坚持让他们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定期带他们回国寻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女儿学习中文非常刻苦,听说读写都进步很快。现在回国探亲,她是父亲的好翻译。儿子则痴迷中国功夫,7岁时利用暑假去河南嵩山少林寺求艺。每天清晨5时30分起床,伙食是清一色的馒头加青菜,偶尔有肉。这段艰苦而快乐的时光,让不知人间疾苦的儿子成功甩掉婴儿肥,也磨练了他的意志。2017年,我创立的英国盎格鲁中华教育基金会独家赞助了中国15名武术大师来英国访问演出,他们都是在世界武术锦标赛或亚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武林高手。表演非常成功,让当地很多英国人领略了中华武术的魅力。
说起基金会的创立,是在参与儿女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启发,我决定帮助更多中英两国年轻人成长。几年来,基金会积极牵线搭桥,在多所英国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并促成中英两国多所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形成长期稳定的交流。
从2014年起,基金会每年在英国的中小学校园举办“中国日”活动。每一次,我们都邀请中国艺术家到学校登台表演,从舞龙舞狮、川剧变脸、中国功夫到民族乐器演奏、少数民族服饰走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英国师生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迄今,基金会已经与近10所英国中小学合作举办了“中国日”活动,其中包括威廉王子母校拉德格罗夫男校,凯特王妃母校唐屋女中等知名私立学校。特别感谢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我们每次举办活动,使馆都派代表出席致辞并带去中国书籍和玩具等礼物送给学生们。
随着“中国日”活动的成功举办,许多英国学生及家长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17年复活节,我们趁热打铁,带领30多名英国学生与教师到中国进行了为期2周的游学。师生们游览了故宫、天坛、兵马俑等名胜古迹,爬上巍峨迤逦的长城,在成都与可爱的大熊猫零距离接触,体验了中国高铁的惊人速度,并在各地学校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用餐、参加体育活动等,不少英国学生游学后从内心喜欢上了中国,开始认真学习中文,并以亲身所见所闻宣介中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小小大使。
在我看来,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对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是当今时代高水平人才应具备的素养,而享受优质教育与出国学习也不应只是少数人的特权。2018年11月,由基金会牵头组织并全资赞助,10名来自云南大理民中和米勒中学的贫困学生获得为期13天的英国游学机会。这些学生都是我到云南进行面试,一个一个挑选出来的。他们虽然家境贫困,有的甚至没去过昆明,但都品德优良、意志顽强、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每个人都有令我动容的成长故事。十几天里,同学们不仅游览了伦敦的名胜,更是深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伊顿公学、唐屋女校、帕克公校和圣米歇尔教会公校等著名学府,或是与校长学者们畅谈,或是参加沉浸式课堂学习,收获颇丰。相处中,我跟孩子们也结下深厚情谊,他们亲切地叫我“蒋妈妈”。
今年4月,我带着儿子飞往云南进行回访,同学们盛情邀请我们到他们乡间的家中做客。一名同学说,英国之行让他开阔了视野,更激发了未来出国留学的梦想。基金会也决定继续与同学们保持联络,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眼下,我和基金会正筹划明年的两个重要活动,一是邀请一批有音乐才华的中国学生到伦敦著名的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举行文艺汇演;二是带领英国一些知名私立学校的师生们访问中国,这将是这所英国名校第一次正式访华。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助推中英两国教育和文化交流,是我回馈祖国的一种方式,也将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作者为英国盎格鲁中华教育基金会会长 蒋 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20日 第 05 版)
(我和我的祖国(19)·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责编:张荣耀、刘素素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