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林春茵)女儿12岁时,黄蕾带她回台湾,母女都是第一次回到故土台东卑南。在黄蕾祖父和族人抗日过的山林里溯溪而上,女儿走着跑着,非常欢快;黄蕾也觉得心底雀跃,“我知道,是乡愁”。
生于1978年的黄蕾,是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主任。作为台湾少数民族卑南人后裔,黄蕾20岁当选为福建南平邵武政协委员,现为全国人大代表,沟通传递民意已有20年。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黄蕾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言语间满是两岸故土情。
南平地处闽北,拥有举世闻名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森林覆盖率高达77.99%。黄蕾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中国每10根竹子就有一根产自南平的山上”。
1988年,黄蕾的父亲把家安在了南平邵武。“也许是觉得这里的山林,和台湾卑南很像吧?”黄蕾这样猜测。祖父跟着卑南人大头目马来盛在台东卑南一带与日军打过仗。离台数十年,祖辈保卫故土的事迹在黄蕾家族里一代口传一代。
黄蕾爱美。她向记者展示她的民族服饰,菱形绣文里隐藏的织布捕鱼习俗,红黑布料选择背后的民族播衍史,黄蕾“有种天然的敏感”。
黄蕾也爱家乡。上电视自我介绍,她先把南平的建阳桔柚、南平竹笋、政和白茶和蒲城大米细说一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里,她向境内外记者讲起顺昌县双溪街道水南村人夏六华的故事。
去年底,福建首家“森林生态银行”在南平市顺昌县开业,夏六华老人把家里的9亩幼杉林地交给“森林生态银行”托管,今后20年每年可从“森林生态银行”领到3720元人民币的预期收益。
“她家庭困难,自己护林非常难。原本还要好多年后才有收益的林子,现在就有收入了,我们都替她高兴。”黄蕾笑着说。
她告诉记者,所谓“森林生态银行”,就是以托管、赎买、租赁等方式集聚碎片化的森林资源,“集约经营下,仅出材量就会比分散经营高出25%左右,森林生态也能得到更专业保护。”
南平“森林生态银行”是创新机制盘活资源之举,也是福建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进行探索的一个缩影。福建正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能够为家乡保护山林生态代言,黄蕾认为,“是件非常骄傲的事情”。联想到台湾台东境况与家乡南平相同,黄蕾认为,两地“都地处偏僻,都期盼与外界平等交流”。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努力为家乡鼓与呼,参与家乡建设。”黄蕾说,“也期盼能够与台东更密切联结,加强闽台农业林业合作,带动卑南人发展。”
目前,南平已经出台52条惠及台胞措施。黄蕾认为,这些措施无不凸显当地绿色生态产业的潜力、旅游资源的禀赋和闽北文化的特色,非常具有兑现刚性,“52条中涉及具体资金支持的就有29条”。
谈及不少台湾青年询问在大陆销售农产品有什么便利,黄蕾说:“我就直接教他们用APP下单定水果,帮他们算,通过电子商务直送,省去门店房租,利润有多少。”
责编:刘金鹏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