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经文:耕耘,改革之犁开拓希望田野

2018-12-12 09:55:17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40年前,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40年来,农村改革从破冰到攻坚,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农村从封闭走向开放、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城乡关系从割裂走向融合。沧桑巨变,成效卓著,标注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一个国家砥砺奋进、发愤图强的时代高度。

跨越这样的高度,过去没有经验,世界没有先例。到2016年底,世界上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13个,其中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只有美日两国;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体人口加在一起,人口不过10亿。中国,一个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一道亘古未有却必须回答的时代考题,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实践、解答。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道考题的答案就是:改革。

40年风雨兼程、勠力前行,我国农村改革从一线发轫到全面深入,既涌动着乡村田野的草根力量和基层智慧,更体现了党中央从实际出发作出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谋划,是党心民心一体、国情农情交织的伟大成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改革,始终坚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始终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业和市场的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三农”改革发展道路。

农民和土地,变与不变的根基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农村改革,千头万绪,核心在哪里?1978年,那个冬夜,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18户农民因吃不饱饭,大胆分田单干。一个只有100多人的村庄,一张有18个红手印的契约,演变成一场惠及亿万人群的改革巨浪。到1981年底,全国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以“土地包干”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抓住这一关键点,土地承包极大地释放出农民创造力。改革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出工不出力、种地不打粮成为“痼疾”;家庭联产承包,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种地打粮热情高涨。1984年,全国人均粮食拥有量从“吃饭难”跃升至800斤,“一年吃饱饭、两年卖余粮、三年盖新房”,成为“大包干”后广袤乡村的经典画面。

40年,印刻出政策逐渐夯实、不断精准的时间年轮。1984年,基本完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从土地承包期限15年到延长至30年,再到“长期稳定”变为“长久不变”,一次次调整,回应了全体农民和整个社会的关切。在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核心利益上,凝练而生动地刻画出党中央的卓越智慧与深谋远虑。

“大包干”撬动了板结的土地,但经络还须不断通活。在土地分包过程中,土地细碎化,小规模经营,难以适应大市场,更多农民离开土地等新矛盾逐渐显现。农民开始探索互换、出租、转让等土地流转方式。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做出“三权分置”的顶层设计。由此,从土地“大包干”,历经所有权、承包权“两权分离”,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改革“三部曲”,成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又一次重大创新,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奠定厚实的制度基础。

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仍然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需要继续向改革要动力,补齐“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高屋建瓴的论述,揭示了农村改革的本质,反映出我们党对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规律性认识的升华。

由是,2014年,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块地”改革试点走向前台,33个试点县市蹄疾步稳。2015年9月,浙江德清,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敲响。“三块地”试点,让更多农民开始享受农村土地改革的制度红利,激发广阔乡村的深厚内力。而试点先行,既强调了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综合效益,也昭示了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的“四条底线”。

农村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在“变”与“不变”中深刻演绎。变的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僵化土地制度,不变的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大后方”,也是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40年改革求变,始终坚持这一根本,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维护农民的核心利益,把变与不变的选择权交给农民,让农民吃上长久“定心丸”,从而激发出巨大创造活力。

城市和乡村,分割到融合的演化

改革,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始于“大包干”的农村土地改革,在破除了“大锅饭”对土地活力的束缚之后,也为城乡关系的深刻转变、转化、调整,提供了巨大动力,打开了宽阔通道。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积累快速发展资本,完成当时历史条件下工业化任务,采取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办法,让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同时,通过城乡二元分离的管理制度,减轻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的压力。过去的“三农”政策,基本是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的需求而制定,农村成为城市粮食和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城乡社会被各种“鸿沟”分离。

农为邦本。“三农”问题是执政之基、民生之要。在“中国号”列车奔向现代化的征程上,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不断提升、深化。作为最基础的产业、最广阔的区域、最多数的群体,农业不能拖后腿、农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稳住农村、安定农民、巩固农业,就下好了先手棋,做活了经济社会发展大棋局的“眼”。

面对扭曲失衡的城乡关系,40年来,从“以城带乡”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融合”,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党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好稳定社会的发展大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一高屋建瓴的阐述,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要求。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15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不断强农惠农富农。更多的目光关注“三农”,更多的资源投向“三农”,更多的力量建设“三农”。从“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到“城乡中国”,我们不断从户籍改革、收入差距、乡村建设等方面入手缩小城乡差距,改写城乡格局。

城乡融合,户籍破冰。户籍制度是横亘于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一道身份沟壑。从把农民限制在土地上的“不许动”,到户口福利带来矛盾的“拉锯战”,再到户籍逐步放开的“路线图”,如今,全国31个省份出台了户籍改革意见,全面取消农业户口。这标志着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在中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城里人”和“乡下人”身份之别将不复存在,农民不再是社会身份,正在演变为职业身份。

城乡融合,收入提速。197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4元,2017年,这一数字为13432元,后者是前者的100倍。增收势头不断向上,增收路径不断拓宽,增收动能不断强劲,增收机制不断健全。近年,农民收入增速不仅跑赢GDP,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驾马车”跑得越来越欢实。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

城乡融合,乡村再生。由“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城市的反哺,而是主动发力成为城乡发展的新主角。2003年新农合制度起步,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两免一补”,2007年推行农村低保制度,2009年实行新农保制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快速发展,水、电、路、气、房建设全面提速。改革深刻表明,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就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农业和市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改革之犁,从田野出发,深耕田野、改变田野、提升田野。

如果说,40年前小岗村的“红手印”,印证了分散农户对温饱的渴望,那么,40年来田园阡陌的变迁,印证的就是小农户投入大市场的品质升华。从牛犁马拉,到机械耕收、物联信息;从靠天吃饭,到品牌定位、全球竞争,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集贸农市与电商期货的对接互联越来越普遍。而所有发生在“农字号”身上的变化,凝聚为一个共识:三农之舟,重中之重。

“重中之重”的要求,使得农业农村农民收获到从未有过的果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现在,市场之力正以如椽巨笔,用工业化成果装备农业,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民,用城镇化力量撬动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正厚植农业发展新优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气,农民世代居住的绿水青山有了新面貌。

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把牢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推动农产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灌溉面积达10.08亿亩,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各类新型主体达330万家,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

从放开到搞活,农业市场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计划经济下,农产品统购统销,农产品只能卖给国家,消费者凭票证购买。1979年,国家提高了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此后,果菜、畜禽、水产陆续实现市场化。1993年,粮票全面取消。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积极参与全球市场。如今粮食产量实现翻番,肉蛋菜果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从城镇超市到乡村集市,“菜篮子”丰富,“米袋子”充实,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

从收税到补贴,农业政策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的告别田赋鼎铭文,宣示出中国农民的真情告白。2006年1月,《农业税条例》被废止,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对农民农村的多项扶持支持政策举措纷纷推出,补齐补强农村“短板”和“难点”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一切,践行的是“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的要求。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这是挑战,也是机遇。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最强音符,为全面提升“三农”品质指引了方向、指明了路径、指示了方法。落实好这一总体战略,必须牢牢把握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一主线,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

改革之路艰辛,改革前途光辉。吮吸40年奋勇改革的精神养分,就能继续书写新时代壮美的“三农”新篇章。(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钟经文)


责编:赵宽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