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年,李阿姨的镜头见证了北京公交的变化、城市风貌的变迁

三千照片拍遍北京公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生活的脚步)

2018-12-11 05:05:36来源:海外网
字号:


刊头制作 本报记者 潘旭涛

  图为李祝江在家中讲述拍摄故事。本报记者 徐佩玉摄

2002年5月20日拍摄的102路公交车。李祝江摄

开栏的话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从城市面貌到衣食住行,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从“四大件”的“三转一响”嫁妆到各种新颖的结婚形式,从冬储大白菜到过年餐桌上的各种新鲜蔬菜……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了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宏大壮阔的,也是具体可感的,是让世界惊讶的,也是让人民幸福的。四十年的时光,就这样惊艳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岁月。

为此,本报从即日起开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生活的脚步”栏目,从身边事讲起,讲述你我所亲历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同时,我们诚挚欢迎海内外读者踊跃投稿,同我们一起讲述这四十年沉淀下来的那些动人的中国故事。投稿邮箱为hwbjjb@163.com。

12月1日上午,吃过早饭的北京市退休职工李祝江挎上相机坐上了家门口的59路公交车,她说“我想再去拍一拍,如今的北京公交车换了电子车牌,我拍起来还不太顺手。”

1994年1月,一次偶然,李祝江对着停放整齐的402路公交车第一次按下快门。1年多后,她正式萌生了将北京公交车都拍个遍的念头。1995年11月11日,对着停靠在路边的105路公交车,她再一次按下了快门。注释中清楚地写着:“105电车,白石桥-天桥,三八红旗号,新街口站,进站上下乘客。”这一拍,就是24年。

如今,67岁的李阿姨已经攒下了3000多张北京公交车的照片。从最开始的胶片到用数码单反,从最开始躲在电线杆子后面偷拍到直接带着相册去参观车队,给公交车拍照已经成为李阿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说到哪趟车印象最深,李阿姨表示那还得是咱们的“大1路”。享有中国第一街第一车美誉的1路公交车,被老北京们亲切地称为“大1路”。李阿姨说“那时候的大1路还是红黄色的,后来改成过白绿色,去年刚刚换成了红色无轨电车。”

正如李阿姨所说,2017年“大1路”成为北京市首批投入普通公交线路运营的纯电动客车,揭开了公交纯电动车时代。不仅车内空间变大了,还配置了PM2.5自动过滤净化系统和360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跟以前可不一样了!”李阿姨说。

除了车身的变化,“大1路”沿途的风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1路”穿过长安街,从老山公交场站一路向东开往四惠。李阿姨说,那时候的四惠人烟稀少,“哪像现在,成了白领聚集的好地方。”如今的四惠,已经是北京最大的交通枢纽,高峰时,每小时客运量高达5.06万人次。交通枢纽的建成,对缓解四惠和大望桥区的拥堵起到很大作用,仅四惠桥下每天就减少公交车掉头2000次左右。

说到这里,李阿姨拿出自己1994年第一次在东直门车场拍的照片,“你看那时候的东直门,很简陋的。我记得有一次在东直门一个小饭铺里花了 2 块钱吃了一顿饭,一个花卷儿、一个蘑菇炒油菜、一碗小米儿粥。”

李阿姨为了拍公交车,多的时候一天能坐上五六趟,她算过一笔账,“以前的月票是40块钱,我最多的时候一天下来车票能价值28块。”

月票,是独属于老一辈的回忆。从1946年开始,北京的月票经过多次调价,到90年代变成了李阿姨口中的40块钱一张。直到2006年,纸质月票改为一卡通IC卡式月票,1年后,月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月票一起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李阿姨口中的“三尺票台”。那时候的售票员都站在票台后面,手里拿着纸质车票,小挎包里装着零钱,逢人上车便吆喝句“您往里走,里面宽敞”。随着纸质车票的取消,电子刷卡机普及后,售票员的数量已大幅减少。

透过一张张照片,李阿姨仿佛将北京24年来的历史一一展现了出来。公交线路的变化,城市的变迁,老百姓的变化,全浓缩在这3000张照片里,成为珍贵的回忆。

本报记者 徐佩玉《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责编:汪梦唐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