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湄潭当农民去!”
近些年,这句广告语在贵州北部流传颇广,可乍一听不免让人疑惑:别的地方都在轰轰烈烈推进城镇化,湄潭为何大张旗鼓把人往农村引?
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又无大城市作依托,湄潭全县九成以上为农业人口。于是,“在农村谋出路、向土地要效益”成了湄潭一条取胜之道。
从首创“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经验,到敲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改革开放40年,农村改革试验在湄潭县薪火相传,闯出了乡村振兴新天地。
湄潭人守着好山好水摘掉了贫困帽、住进了新民居,自豪地喊出“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
依托种茶,让产业兴起来
深秋的湄江镇核桃坝村,群山翠绿,一垄垄茶树葱郁蜿蜒。
“从开春忙到现在,天天和茶打交道。”加工完最后一批秋茶,热闹了大半年的厂房回归宁静,村民黄大江给自己沏杯明前翠芽,盘算起收成来:承包的10多亩茶园,茶青产出近6万元;后院的茶叶加工厂,今年制作出3万斤干茶,刨去各项成本,纯利润约30万元。
核桃坝村并非传统茶产区,长期以来村民主要以种玉米为生,辛苦一年也仅够糊口。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村干部带领下,村民开始种植茶树。
核桃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廷明介绍,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呼声高涨,但以后承包权会不会发生变动,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村民心里没底,自然不敢放手经营。”
1983年的一个冬夜,抄乐乡(现抄乐镇)楠木桥大队20多户村民围坐在火炉边,七嘴八舌吵出个“生不增、死不减”的土法子,稳定了人口和土地之间的权利关系。
1987年,国务院确立湄潭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重点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及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数年后,湄潭形成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首创经验,被写进了中央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
随着土地承包关系得以稳定,加上税费减负改革试验与“退耕还茶”的政策支持,老百姓吃了定心丸,湄潭抢抓机遇,借助生态优势,举全县之力发展茶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目前,茶产业是湄潭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60万亩,茶产业综合收入破百亿元。
当地将围绕茶产业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推动茶叶加工转型升级。目前全村拥有茶园面积4200亩,人均拥有茶园1.3亩。
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陶通艾表示,持续推进的农村改革试验,为释放土地活力、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分配关系等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湄潭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的小康之路。
改善环境,让村庄美起来
在鱼泉街道新石社区,秀美的鱼泉河潺潺流淌,两岸绿树成荫。从菜地里拔出一把青菜,根须上挂满泥巴,当地居民曹大娘径直提到河边清洗,而10米外,是一个污水处理站的排水口。
见记者面露疑色,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杨成溢便拉着记者往附近的一片园子走去。“生活污水从处理站出来以后,还要到这里‘洗个澡’才排进河里,能不干净吗?”原来这是块人工湿地生物床,植物根系底下填充有四层石料过滤,最后流出来的水清澈见底。
10多年前,新石社区还是一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破败山村,生活环境恶劣。
从2006年开始,湄潭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财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湄潭累计挤出近7亿元资金,对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农户实行财政奖补政策。
按照统一设计风格,刘有国拿出所有家底,加上政府补贴和信用贷款,率先盖起一套精致的黔北民居。不久,他的房子就被人租走半边开农家乐,每年租金3.5万元。老乡们看在眼里,也纷纷效仿,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新房屋拔地而起。
社区又建起了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回收站,保洁员、护河员、护林员一应俱全,不管是房前屋后还是山沟河道,都变得干净整洁。
湄潭县环保局长代强介绍,湄潭一边做大做强茶产业,一边改造农村房、水、电、路、厨、厕、圈。采用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民主管理等办法,实现群众由“要我建、要我改”向“我要建、我要改”的转变,让农村环境治理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唤醒资源,让腰包鼓起来
7天时间,一位农妇净赚3万元。这究竟如何做到的?
“没啥窍门,全靠物美价廉的农家菜。”今年国庆假期,湄潭县金花村村民李声柳十分忙碌。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时刻都有游客到家里吃饭,农家乐生意异常红火。
3年前,大青沟还只是个单纯的茶场,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我们有山有水有茶园,而且区位优势突出,搞旅游完全够格,不能错失良机。”金花村党支部书记冯燕青一声号召,班子成员和村民齐声叫好。可钱从哪来?基础设施的土地如何解决?
彼时,湄潭刚刚开启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相继承担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等10项国家级改革试验课题。金花村抓住契机,将大青沟的茶园、田地等资源逐一清理,并确权颁证,使其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然后,成立大青沟旅游专业合作社,抱团开发乡村旅游。
不久,一栋栋黔北民居被绘制为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七彩部落”景区一经出世,就成了一匹乡村旅游“黑马”。2017年,景区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
2015年8月27日,茅坪镇土槽村一宗原为废弃砖厂的5亩土地使用权易主,敲响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农村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的同权、同价、同等入市的大幕被拉开。
兴隆镇龙凤村紧随其后,从抄乐镇拍下23.3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引入一家旅游发展公司建起了酒店和餐厅,并入股1000亩土地种植花卉苗木打造万花源景区。“不仅土地入股有分红,园区还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龙凤村党支部书记伍荣民告诉记者,茶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让村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广阔。
目前,湄潭全县119个村全部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盘活20多万亩集体山林、土地资源和其他资产、资金,44万农民变成股东参与持股分红。
农村改革让湄潭旧貌换新颜,也带给湄潭农民满满幸福。(记者 万秀斌 程 焕)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6日 09 版)
责编:耿佩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