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好还不够?美媒:中国申请者反思哈佛招生争议

2018-11-10 07:25:55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参考消息网11月10日报道 美媒称,在美国大学的眼里,什么才算是一个出色的申请人?这是令许多申请美国高校的中国学生及其家长都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在最近几周,围绕哈佛大学招生工作歧视问题的联邦诉讼将这个议题推到了全美乃至全世界的聚光灯下。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7日报道称,最近把哈佛告上了法院、代表亚裔美国学生的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称,在“积极人格”、亲善力、勇敢、善良和“广受尊敬”等性格特质上,哈佛一直对亚裔申请人打出低于其他族裔申请人的评分,哈佛招生资料证实了他们的指控,即亚洲人在大学申请中一直遭受着隐性歧视。许多中国及其他亚裔申请人认为,他们由于招生系统中考虑种族平衡的政策而受到了某种不公平对待,甚至歧视。但哈佛大学称,哈佛不歧视任何族裔的申请人,并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全面评估”招生政策。

报道称,就目前而言,美国大学把特长、课外活动、性格、教师推荐书等计入考量内容的申请系统让很多中国学生感到有些无所适从。除此之外,在英语培训产业逐渐完善的今天,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高分也不再鲜见,对于从小在应试系统中长大的中国学生来说,大学申请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如果哈佛输掉这场诉讼,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未来有可能会改变。但中国的学生和顾问们认为,他们需要学会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系统,虽然它有的时候并不透明、令人难以捉摸,但他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展现自己的性格和其中独特之处将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这也是最困难的挑战。

位于北京海淀区的留学机构德明教育体验的合伙人之一肖弘扬认为,这起将哈佛大学推到风口浪尖的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于“文化价值歧视”。他说:“东亚文化中有非常深厚的勤学、谦虚的根基,这样的土壤并不在西方。美国招生官在衡量学生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更重视一种美国标准下的优秀。他们的标准是西方的,脱胎于希腊城邦对公民的要求:有领导力、关注社区并活跃于社区活动。”

那么,在读高中与申请大学的过程中,中国学生如何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报道称,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和传统的高分学生区分开来,很多中国家长为子女选择了在国内似乎不那么流行的课外活动:冰球、马术、去非洲的义工旅行。位于北京的留学机构ESC精英学者项目的创始人卢正树提到,他见过的最出人意料的活动是极地科考,但是他总结说:“具体选择什么样的课外活动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其实只有两个字——收获。”

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差距真的如此之大吗?报道称,美国没有像中国一样高压的高考系统,但许多希望进入顶尖高校的美国学生同样需要克服巨大的学术压力。

责编:张振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