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科教系列报道⑨

同舟共济拓展“海上丝路”

2018-10-13 05:11:11来源:海外网
字号:

image.png

6月22日,在波兰格丁尼亚,中国海军第二十九批护航编队滨州舰官兵列队迎接民众登船参观。(新华社发)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明朝航海家郑和大笔如椽,描绘出下西洋的壮阔历史画卷。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华文明走出去,与广阔的外部世界进行友好交往的一次勇敢尝试,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谱写了古代航海史上的一段传奇。日月如梭,斗转星移,600年之后的今天,浩渺无垠的海洋正在日益成为沟通各国的通衢大道。一座座紧张忙碌的海港,一艘艘来往穿梭的巨轮把世界空前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海上丝路”因此成为全球化时代最鲜明的标志性符号。

把握历史脉搏,顺应时代潮流,中国于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受到沿线各国的普遍欢迎。5年来,中国依托自身在港口建设运营、航船建造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积极推进国际海运合作并取得突出成就。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派出护航编队,巡航亚丁湾等海域,为维护国际海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提升港口建设运营

“今天标志着新时代的黎明。”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领导人在该国瓜达尔港正式开航仪式上这样表示。帮助巴基斯坦建设瓜达尔港,迎来“新时代黎明”的是中国公司。瓜达尔位于印度洋阿拉伯海之滨,紧扼从非洲、欧洲经红海、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通往亚太地区数条海上重要航线的“咽喉”,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巴基斯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梦想在此建设港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本世纪初,在中国援建下,瓜达尔港建设开发才进入实施阶段。2007年3月,瓜达尔港一期工程完工并正式启用。2014年2月,瓜达尔港被列为促进中巴“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2015年,中巴双方确定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为重点,开启两国合作发展新局面,瓜达尔港迎来发展升级大机遇。今年3月7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首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航,标志着瓜达尔港向实现商业化运营又迈出重要一步。

岸吊、起重机、龙门吊、疏浚船、挖泥船等港口设备是现代化港口从事装卸运输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资技术基础,是港口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上丝路”参与国家的港口建设中,中国港口装备的高质量和高品质赢得青睐。比如,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12000吨起重船实现了工程机械领域的多项突破,不仅具备自航能力,而且有10点锚泊定位和相关动力定位功能。与普通起重船相比,该船节约了拖轮费用和拖航时间,作业行动更加精准自如,适应海况条件和作业面更广。岸吊装备一直是振华重工享誉国际港口业的明星产品,远销到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为适应阿联酋阿布扎比哈利法港集装箱码头的需求,振华重工研制了3台世界最大的岸吊并于2016年底顺利交付,大大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支撑远洋巨轮建造

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造船业一连数年呈现持续低迷状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与此相应,国际海运市场渐趋活跃起来,而中国作为世界造船业大国,雄厚的实力、过硬的品质、有竞争力的价格赢得了众多航运企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航运企业的青睐。

福建马尾造船公司副总经理常永辉介绍说,该公司最近5年交船数量达到50多艘,其中‘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船舶超过30艘,占比超过60%,数量上明显增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该公司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阿联酋等众多“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船东、航运服务商建立了商务合作关系。关于公司目前订单情况,常永辉透露说,手持订单约60艘,其中出口到’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订单有40多艘,数量上占比约70%。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前5个月,中国造船业承接新船订单196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9.6%。其中,集装箱船舶订单更是增长喜人,同比增加近357%。

中国造船厂不仅实现了订单量持续大幅增长,而且屡创世界造船业纪录。2017年7月,全球最大21000吨水泥运输船在烟台交付,这是中国山东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为斯里兰卡客户建造的巨轮。它不仅载重吨位超群,而且续航力也达到约10000海里,还配备机械传输的自卸/装载系统,实现密闭舱室装/卸货,达到先进绿色环保要求。2018年6月和8月,载重吨位和体积尺寸不相伯仲的两艘世界顶尖巨轮在华交付,它们分别是最大装箱量达21237个标准集装箱、最大载重量19.8万吨的货轮“宇宙号”和2万级集装箱、最大载重量达19.7万吨的货轮“天蝎座号”。一些媒体把它们与中国两艘航母做比较,惊叹其“体积是辽宁舰和国产航母的5倍”。随着“宇宙号”“天蝎座号”的诞生和投入运营,中国制造的巨轮为打造“海上丝路”将做出更大贡献。

维护国际航运安全

8月6日上午,青岛某军港,中国海军芜湖舰、邯郸舰、东平湖舰解缆缓缓离港起航,甲板上包括数十名特战队员在内的约70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编队庄严列立。不远处停放的是2架舰载直升机。这就是中国海军第30批护航编队离港出征仪式。其进发目标是深受海盗之患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9月1日,编队抵达亚丁湾东部海域,与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的第29批护航编队会师。之后,双方组织人员换乘,并采取伴随护航的形式共同为中外船舶护航。至此,第30批护航编队正式接替,投入“海上丝路”护航任务。

保障航运安全是建设“海上丝路”的重要内涵之一。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曾力撰文指出,自21世纪初,东南亚海域等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逐步增多,海盗、海上极端暴力和偷渡、贩毒等其他海上跨国界犯罪活动有抬头之势。非洲之角国家索马里内战导致的无政府状态使得其临近海域和亚丁湾海域海盗挟持商船事件时常发生,严重威胁红海到印度洋航道的安全。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主动作为,承担起保障“海上丝路”安全的重任。自2008年12月派出首批护航编队以来,中国海军已连续10年派出30批护航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据统计,10年来,已有6000多艘中外船舶受益于中方护航。

护航“海上丝路”的除了强大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还有中国商业安保公司,华信中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支。早在2011年,该公司就开始开展海上武装护航业务,叫响了中国武装保安守护远洋船舶的“华信中安”品牌。华信中安经过多年努力,打造了海上安保服务支撑体系。一方面,该公司在印度洋各重要中转港口设立了基地和办事机构,为船舶提供各种靠港服务,随时为船舶补充食品、淡水、油料等急需物资。另一方面,其调度中心可随时为护航船舶提供准确的防海盗安全形势分析和区域气象水文资料;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可为客户提供相关国家和区域的安全信息并可根据客户需要制订危机处置方案。(记者 张保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0月13日 第 08 版)


责编:朱箫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