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他用相机记录自己家庭的变迁,很多画面你家也有…

2018-10-12 21:59:22来源:中国新闻社
字号:

40年来,他用相机记录自己家庭的变迁,很多画面你家也有

在手机拍照成为日常的今天,用照片记录生活点滴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但是倒退40年,在去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都是奢侈的年代,有人却用自己的相机记录着家庭的变迁……

他叫刘凤林,是山西的一位媒体人。从1978年到2018年,刘凤林将镜头对准自己的家人,恋爱、结婚、生子……他用相机记录了自己家庭40年来的点滴变化,虽然素材多来源自己的生活,但也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点击进入下一页

刘凤林(后排左一)用相机自拍的全家福

你家的老照片中是不是也有一张全家福?长辈坐在前面,晚辈站在后面,没有剪刀手,没有凹造型,双手轻轻搭在长辈的肩膀上,露出几颗牙齿,努力保持着笑脸……

刘凤林也拍了这样一张照片,只不过,这张全家福中少了他的母亲。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刘凤林进入了中学“美术摄影学习兴趣小组”,在那一年,刘凤林44岁的母亲却因病离去。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是他脑海中最宝贵的片段,但由于处在紧张、焦虑、悲痛之中,他没有亲自给母亲拍摄一张照片,哪怕是她在病床上痛苦、憔悴的相片。

这让刘凤林感到很遗憾,于是,他把镜头对准自己和家人,自拍了一张他和父亲与妹妹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并开始了这部《家庭相册》40年的拍摄历程。那年,刘凤林18岁,妹妹12岁,父亲54岁。

点击进入下一页

婚礼第二天早上,刘凤林和妻子在新房中

其实,照片不仅记录着人们生活,也从另一面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刘凤林拍的照片亦是有这样的效果。

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逐渐向好。经朋友介绍,刘凤林认识了住在同一个大院的女朋友。两年后,两人举行了一个在当时来说极其隆重的结婚仪式。

婚礼第二天早上,刘凤林和妻子在新房中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国产上海牌电视机和国产红灯牌收录机,都是爱人陪嫁带过来的。在当时,结婚时的“四大件”——黑白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录音机,被视为“有钱人”的象征。

点击进入下一页

刘凤林怀孕的妻子在他们租住的院子里。

结婚后,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盼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怀孕》这一作品正是记录了刘凤林全家准备迎接新生命到来的重要时刻。

照片中的那辆上海产的28大链盒凤凰牌自行车是刘凤林独特的记忆,那是他人生中拥有的第一辆也是唯一一辆自行车,当年能拥有它,比现在买辆私家车还难。

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个体户、万元户、港台歌曲、迪斯科、喇叭裤、BB机、大哥大等,这辆自行车正是那个纷繁复杂、不断更新的世界在人们生活中的真实投影。

“每次看到这个照片,我就觉得,妻子在孕育着我们的孩子,祖国也在孕育着我们的新生活。”刘凤林感慨道。

点击进入下一页

时代在一点点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一点一点地变好。

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的一些城市刮起了家用电脑热潮,那时的电脑还不能“网上冲浪”,但依然给人们带来了时尚震撼的新奇体验。1999年,刘凤林家买了一台电脑,刘凤林为妻子和儿子拍下了一张照片。

点击进入下一页

刘凤林的父亲是一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2015年9月,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年,耄耋之年的父亲荣获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刘凤林这样评价父亲:“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他同许许多多英雄战友一样,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生活中从未向困难低头。”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6年9月,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彼时刘凤林的《家庭相册》作品以30年作为时间节点入选并参展,首次公开亮相即引发广泛关注。

刘凤林认为,这组作品能够引起讨论的原因不在于构图、色彩,还是旁的一些什么,而是其纪实性和家庭这一主题。作品通过对日常画面的定格,展示出时代发展大潮中家庭这一个体元素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成为 “中国式家庭的缩影”。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4年12月,刘凤林全家为父亲过九十寿辰。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巨变的纪念之年,刘凤林的《家庭相册:1978-2018》作品创作也整整40年,这40年来,他用四代相机记录了从中学时代到四世同堂的生活巨变。自由恋爱的甜蜜、柴米油盐的平淡、添子添孙的喜悦、亲人离世的悲痛……

刘凤林说,在充满温度的镜头背后,可以印证,正是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才有了他幸福美满的生活。

下面,一起跟随刘凤林的镜头,去回忆40年来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也许从中,你能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刘凤林的“青涩时代”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刘凤林1988年前往葛州坝时 采访太重厂设计制造生产的500T桥吊在葛州坝大江电厂建设。

刘凤林是山西一名媒体工作者,因职业缘故,他喜欢用相机镜头记录生活点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拿起相机拍照的人寥寥无几,要想把自己放在画面中,三脚架+自拍即是最后的选择,这让刘凤林养成了一个习惯,自拍技术应用娴熟。

点击进入下一页

1986年初,恋爱中的刘凤林与女朋友(现任妻子)在山西省盂县藏山留影。

“80后”的成长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刘凤林抓拍的爱人与儿子互动场景。

1987年,刘凤林夫妇的爱子刘金鑫出生,孩子的到来带给了全家无尽的欢乐。上图为刘凤林抓拍的爱人与儿子互动场景。

点击进入下一页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天,刘凤林一家人来到山西省太原市地标性建筑五一广场参加庆祝活动。这年,儿子刘金鑫十岁。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05年,刘凤林和妻子送儿子到北京考学,在天安门前留影。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一老一少“家里宝”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3年1月17日,家里的第四代出生,同年12月14日是刘凤林爸爸89岁生日,四世同堂在家里庆祝。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父亲的最后时光

点击进入下一页

刘凤林的父亲刘根银86岁时患了脑梗,留下后遗症。2018年5月31日,老人特意要求刘凤林把妈妈的遗像从柜子里拿出来。老人说:你们的妈妈走了40年了。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8年7月14日,刘根银再次脑梗发作住院,这次住院让老人家走完了一生。图为2018年7月18日,刘凤林和94岁父亲的最后一张照片。老人于2018年8月病故。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记录者)

记录已经成为一种传承,刘凤林3岁的孙子刘恒邑学爷爷刘凤林的样子,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拍照。刘凤林说:“回望这40年,大概是生逢其时,仅仅是记录,就已足够让一切本寻常的生活,也有了不寻常的意义。”

你家有没有老照片?哪一张老照片让你印象深刻?跟小新一起分享吧……

文:范丽芳 图:刘凤林


责编:赵宽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