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青岛,与生俱来就有开放进取、敢于冒险的海洋文化特质。诞生于此的企业同样秉承了这种性格,素有“出海”闯荡的心愿。
青岛市商务局的资料显示,1983年之前,青岛累计对外投资规模为0。截至2018年6月,这一数字是324.34亿美元。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累计在海外投资项目1560个,中方协议投资额324.34亿美元,分布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一个结论:青岛经济已形成外向型基本特征,初具国际化雏形。
青岛对外投资实现零的突破,是在1983年。这一年,青建集团首次迈出国门,承担国家对外援助工程项目。
“走出去”的路径一旦打开,青岛企业便开启大步寻求海外发展之旅。
1990年,青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获得对外经营权,这是青岛第一家具有国际劳务合作(含海员)、国际工程承包和对外经济援助经营资质的外经公司。1996年起,海尔等青岛企业率先探索在国外建设工厂,逐步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设立工厂。
“在2001年之前,青岛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从以贸易为先导,逐步向境外加工贸易、跨国并购、境外研发、海外资源开发和建设境外工业园区等多种经营形式发展。”青岛市商务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青岛企业转而寻求“走进去”,海外业务由贸易联络服务为主转向境外生产销售活动为主,境外贸易机构由贸易代表处转型为境外销售公司。
制度也是生产力。在此期间,青岛先后出台《关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见》《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意见》等文件。海尔、海信等青岛企业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完善营销网络、布局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开展本土化经营;即发、金王、软控集团、瑞昌棉业等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青建集团等工程建设企业借助海外援建项目建设,逐步在当地设立建筑工程公司,自主承揽当地相关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
在这座城市的开放进程中,跻身“一带一路”双定位城市,为青岛提供了对外开放的“进阶”新路径。
2012年以来,青岛创新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引领战略,出台《关于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走出去翻番发展行动计划。
截至目前,青岛海尔集团在全球布局5大研发中心、21个工业园和66个贸易公司,用户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信集团建有17个海外公司、3个生产基地和7个研发中心,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建三公司、青建集团成为国际承包工程企业225强。
海尔、海信、双星等青岛企业相继在海外并购日本三洋、新西兰菲雪派克、美国通用家电、日本夏普、韩国锦湖轮胎等国际知名品牌、营销网络和先进技术,布局建设境外研发中心,打造自主高端品牌。
目前,青岛正在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已在全球范围内结交89个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在新加坡、韩国、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香港、英国设立8处境外工商中心。这些,都将成为青岛企业“走出去”的有力助推。不断开放的青岛,也将上演更多精彩的“出海”故事。(赵 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16日 第 10 版)
责编:夏丽娟、童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