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磁灶镇大埔村:闽南大地上的“华西村”

2018-06-19 16:05:48来源:国际在线
字号: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春晓):弯曲的街道整洁平整,屹立的楼房窗明几净,粗壮的榕树郁郁葱葱……这是记者进入大埔村的第一印象。6月13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走进了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

这个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200人的磁灶镇大埔村,却有一半的年轻人选择在外面的世界闯荡,富裕之后的村民也选择做公益、反哺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从老年人免费住养老院到农村拆迁改造,这座村子先后获得“福建省文明村”、“福建省美丽乡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等称号。

新农村建设:启动旧村改造,增加农民收入

大埔村以改善生活环境和增加村民收入为“两大轮子”全力驱动新农村建设。1999年,大埔村被泉州市列为100个“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在改造规划中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并且十分重视对古民居、古建筑的文化遗迹保护工作,在保留古民居的基础上,新房建设也充分体现闽南特色。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_副本_副本

大埔村旧村改造的跃层别墅 赵春晓摄

2000年,大埔村正式启动旧村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一、二、五期改造,三、四期也已经全面启动。在完成的改造工程中,一、二、五期共占地200亩,建成了安置房13幢、店面100间、别墅及跃层住宅151幢。启动旧村改造的同时,村子同时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大力实施美化、绿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_副本_副本

旧村改造中保护良好的特色闽南民居 赵春晓摄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经济水平,大埔村从1997年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组织集体清查资产、收回集体土地,并采取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发展土地租赁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里财政收入。2017年,村财政收入500万元,相比二十年前增长了160倍。

敬老院建设:老年人的“吉祥三宝”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_副本_副本

大埔村敬老院的住宿楼房 赵春晓摄

“老窝天天住,老友常相伴,老底不愁花”这是晋江大埔村敬老院里老年人生活的写照,也被当地人称为“吉祥三宝”。这座建于2009年的敬老院可以让村里70岁以上的男性、65岁以上的女性免费入住。

在敬老院,老人可以自由选择室友,三两个人合住一间整洁有序的房间。敬老院每周均有家庭医生为老人坐诊,还提供“小病免费拿药”的服务。此外,在精神生活方面,老人们还享有心理辅导室和图书阅览室。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_副本_副本

医生正在为两位老年人坐诊 赵春晓摄

大埔村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念,实现了敬老院与居家养老的有机结合。据记者了解,目前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有200余人,日常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为本村企业家捐赠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敬老院的食堂还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定制食材,让他们吃得健康、营养。今天的食堂热闹非凡,一场包粽子比赛正在进行中。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_副本_副本

敬老院老人正在接受安全知识的培训 赵春晓摄

办好民生事:依靠“三张网络”

为提高村民的安全、幸福、满意指数,大埔村努力拓展“平安、民生、文明”三张网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_副本_副本

大埔村警务视频防控中心 赵春晓摄

首先是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村里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建立警务室,同时还在在村里安装了192个高清摄像头,实行24小时巡逻。同时实行社区四级“网格化管理”,完善防控体系,五年来,全村实现零越级上访、零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其次,打造民生网络、强化民生保障。全村深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医疗,以及农村养老保险等制度,关注弱势群体,定期慰问五保户、低保户等。另外还高质量的建设中心小学、幼儿园,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入学。

最后,拓展文明网络。坚决实行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简办红白喜事,遏制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陋习,倡导村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形成尊老爱幼、与邻为善的文明风尚。

责编:夏丽娟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