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陈特安、宦翔:重大国际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

2018-06-14 13:44:21来源:人民网
字号:

MAIN201806141028073735525791791 (1).jpg

主持人

今年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首先请您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当时初进人民日报社工作的情景。

陈特安

我在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学系毕业后,留校在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任教。1974年1月,我调进人民日报国际部,在美欧组做编辑工作。当年的人民日报国际部,下设美欧、苏东、亚洲、西亚非洲等几个地区组和工农兵论坛组、资料组,以及夜班编辑组。编辑、记者人数不多。人民日报编辑部于1950年设立国际组,1955年改为国际部,1956年撤销国际部,设立东方部、西方部和社会主义国家部。1958年又撤销上述三个部,恢复国际部建制至今。

记得当年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较多的是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批判勃列日涅夫社会帝国主义的评论占有一定的分量。印象最深的是在4月,国际部重点报道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重点阐述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在我的印记里,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主要有如下五大主题: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进步和正义的斗争;第三世界国家和世界其它国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剥削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危机;美苏争霸。调查数据显示,报道以”政治、军事、外交”为主,占国际报道总量的83%;以“经济、文化、科技”为辅,占报道总量的17%。我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主要任务以及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的情势密切相关。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拉开大幕,伴随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进程,中国观察世界的角度也在变化。在80、90年代,人民日报的国际传播也随之调整和改革。改革主要有三个着力点:主题全面化,视角全球化,理念客观化,国际报道更强调以客观全面报道为特征的新闻本位,同时也重视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多极化和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具体一点来说,国际传播政策策略的制定,都基于对国际形势、世界格局的客观准确的分析。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不同的对象,制定了具体的内外政策和策略。人民日报的国际新闻报道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总体外交,遵循的就是国家内外政策和策略。我国的内外政策和策略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时俱进,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加以调整的。比如,随着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外交方针也由“推进世界革命”转变为“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一系列崭新的外交战略策略思想:例如,“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的提出,就是对“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广交友,不树敌”;“不称霸,不结盟,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独立自主,不看别国的脸色行事,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判断问题,作出决定;不当头,既韬光养晦,又要有所作为;寻求双方利益的汇合点;同西方大国“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还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是我国外交战略策略思想的重大发展和调整。

伴随国家改革开放进程,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理所当然也要及时、准确体现这种历史性的发展和调整,因而,也就有了人民日报国际报道从版面的增减到报道机构的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尤其是有了从报道主题、报道视角到报道理念的的多维深度调整和改革。

主持人

刚刚陈主任给我们讲了很细,都算给我们讲了一课。从您当初进入,以及这么多年,我们国际部所谓的报道方向。刚才宦翔您听完陈主任的话,跟你现在进入国际部有什么不一样呢?

宦翔

我刚才听陈主任讲,确实也是接受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我是2012年进入国际部的,在工作之前,人民日报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一直是非常高大上的,我当时记得我就觉得它是中国最权威的报纸。2012年的时候,我在接受入社培训的时候,当时的社领导是亲自给我们讲课,我记得他也提过,他说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自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这张报纸也就有了一个更加理性和更加切身的体会。从此在这个工作中,也不断地了解到办报人,就是党报人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2012年9月18日,我们国际版21版头条报道这样一篇文章,标题叫“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失败的”,这个新闻的由头是2012年9月11日,当时的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遭遇当地的武装团伙的袭击身亡,这个事件在当时反响比较大,我们国际版在第一时间就给予了充分的报道。并且在此后也是及时并且作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分析性报道。我也有幸能够参与到这个报道之中。当时,我接到这个任务是采访我们国内的一个专家,请他从美国对地区局势的干预,给当地造成的后续的不良反应,这个角度来做一些深入性的解读,这是我入国际部以后第一次参与到这个报道之中,当时我记得我心情是既紧张,同时也非常激动。紧张是因为,凡是都有第一次,而且都说万事开头难,虽然之前也是看着领导,看着同事们非常自如地参加这种报道,但是,当真正独自一个人承担采访任务的时候改变非常忐忑的。激动是因为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记者,虽然在后方,但是也能亲身参与到新闻事件的采写以及编辑制作过程中,还是非常有参与感和体验感的。当时的采访也相对而言,因为有很多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完成得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所以,这个报道在2012年9月18日21版头条上,我的名字也是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了人民日报,我觉得还是非常自豪的,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在老家的父母以后,他们还特地在报刊亭买了当天的人民日报的相关版面作为珍藏。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主持人

第一次会给你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是以这个为一个契机,开始了你的职业生涯。刚才两位分享了进入人民日报的情景。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陈主任,您曾经多次作为随团记者陪同中央领导同志出访,想请您给我们谈一谈如何策划好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报道呢?

陈特安

中国领导人的重大外交活动放眼世界,服务大局,应对乱局,开拓新局,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领导人的重大外交活动倡导和平、发展、合作的中国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至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传播全方位开放外交的声音。这是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和支持的外交经典,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报道好中央领导重大的外交活动,是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重中之重。每次中央领导人出访,人民日报都会集全社之力做好两的事项:一是精心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的随团记者;二是精心调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编辑精锐。这样就能以强强之合力产生打好这一硬仗的超凡的战斗力。同时,根据我多次随团的体会,随团记者本人还需要在出访前尽量多做些“桌前功”,多读些相关事件、人物的书籍、背景资料。这样你才能争取做到精准领会政策、客观记录事实、把握分寸到位、行文视野开阔,才会胸有成竹,采写起来似有如鱼得水之感。例如,1997年随团采访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我能执笔写出受首中央领导同志表扬、被复旦大学出版社选入《新闻传播精品导读(特写与报告文学卷)》的新闻特写《两个伟大民族的握手》就与做足“桌前功”有关。特写剪取了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庄重而有力的握手”这一最具新闻价值、最能凸现事件意义的历史性瞬间,聚焦细致描写中美两个伟大民族关系的飞跃,并联想到中美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前两次握手——“不禁令人想起1972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打开中美关系坚冰时的握手;想起1979年中美刚建交不久邓小平副总理访美时同卡特总统热烈握手时说的一句话:’现在两国人民都在握手.’” 这种跨越时空、以历史衬托、服务现实,不仅说明了此次握手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而且升华了特写的主题。新闻研究学者认为:文章的优长之处在于没有单一地写握手,而是宕开笔墨,适当地将叙述与议论穿插,融入历史材料和理性思考,使内容饱满而有深度。文章最后还引述毛泽东和富兰克林的名言,不但使结尾耐人寻味,而且使内容更显厚重。这种纵横开阖、多维运笔,增加抓拍瞬间的特写的容量,既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又让人感受到理性的力量。又如,我们的同事现国际部副主任吴绮敏多年从事高访报道,之所以能写出《倾听历史的诉说——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海峡侧记》等不少名篇(此文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被誉为是“政策把握准确,构思巧妙得当,叙述生动清新”的佳作。究其原因,自然也同她勤奋敬业,出访前做足了准备“功课”有关。

做好重大外交活动的新闻报道,需要注意的是,对重大外交活动的所有报道,无论是消息、图片、通讯、特写、述评,还是社论,前后方都要重重把关,都要突出展现这场重大外交活动的主旨精神,导向正确,分寸拿捏到位,新闻事实、数据准确无误。

要做好新闻报道与遵守保密纪律的平衡,记者就要加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不能公开报道的信息坚决不写、不报。一般说来,新闻事实是否准确与能否公开报道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有时,准确的事实要模糊报,真实的事情不一定要报,这就是保密纪律的约束。事实上,保密纪律是在无数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保护措施。根据法律法规,结合人民日报报道实际,本报逐步有更细化的保密管理制度,这更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这就能使新闻稿件既能保守国家秘密,又能有利于新闻报道。

主持人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时候,您当时担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负责人,当时是如何组织实施这一重大国际新闻的工作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陈特安

1999年5月8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西方主要媒体对此严重事态轻描淡写,异口同声宣称是“误炸”,而对中国人民正当的抗议示威,却有意歪曲为政府组织的“反美运动”。这完全颠倒是非黑白,是对国际舆论的误导。对此,发正义之声,打好这场抢占国际舆论阵地的没有硝烟的战斗,是我国媒体义不容辞的责职。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人民日报》抢占“制高点”,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发出中国的声音,及时准确地将事件的真相报告给国内外受众。时任《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是将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的惊人消息传到国内的第一人。笔者接到消息第一个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在编委会领导下迅速组织策划、实施报道的是人民日报国际部。

当天北京时间凌晨5时45分,我驻南使馆被炸。吕岩松从一片硝烟中摸索着爬出挨炸的使馆馆舍,通过手机将此消息传到他的前任胡锡进同志家里,胡锡进同志立即向国际部负责人报告。我在早晨6点50分左右接到胡锡进同志的电话后,即刻向人民日报主管国际报道的副总编周瑞金同志报告,他立即向邵华泽社长和中央有关部门汇报。约半小时后,外交部总值班室给笔者来电话,说仍未能与前方取得联系,希望人民日报记者继续提供情况。此时,我已赶到国际部办公室,联系国际部和环球时报的同事,组织策划《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我们一方面同吕岩松同志保持联系,继续向外交部提供情况,一方面在报社编委会领导下,赶写人民日报第一篇评论员文章,筹划《环球时报》的特别报道。

事后,我们得知,中央当天上午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中央领导同志问及消息的来源,回答是:人民日报是第一个消息源。吕岩松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发出、《人民日报》国际部编发的消息,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关于这一事件的第一个准确客观的反应。此消息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同时,在编委会的领导下,《人民日报》又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评论,而且是滚动式的系列评论。从5月9日起,连续发表8篇评论员文章和一篇观察家评论《是人道主义,还是霸权主义?》这些评论鞭辟入里,说理透彻,全面、准确、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政府的立场,表达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揭露了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血腥暴行,赞扬了三位烈士的崇高精神,发出了正义之声。这些评论经新华社发通稿,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各地方报刊电台转载转播,影响很大,好评如潮。这些评论得到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好评,被报刊誉为“权威、大气”,“抢占了制高点”,是对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和西方主要媒体歪曲宣传的“重磅出击”。《环球时报》的相关报道也广受欢迎,其发行量正是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升了一个大台阶。新闻业界认为,“这种滚动式评论,再次彰显《人民日报》国际的评论优势,使其’排头兵’的权威指导性更加突出。”“九篇评论在时间上构成纵向的连续性,在角度上构成横向的全面性,从而呈现出评论的立体感,形成锐利攻势,达到集零位整、分兵合击、整体之功大于个体之和的最佳效应。”这个系列评论获人民日报系列评论特等奖,其中笔者参与写作的《是人道主义,还是霸权主义?》这篇观察家评论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今天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指出,人民网现在是名声在外,力度很强,影响很大,影响力是大大加强。就在当时,人民网有很强烈的新闻敏感,就在这次轰炸当中,等于建立了咱们的强国论坛。怎么说呢?在5月8号轰炸,为了表达广大网友对北约轰炸野蛮行径的强烈愤怒,人民网在9号建立BBS论坛,开通了一个多月内就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年6月19日改为强国论坛,一个多月里面就已经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到今天就更不用说了,强国论坛不仅仅是人民网最具影响力的精品栏目,也是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中知名度最高的互动栏目,被誉为中文第一时政论坛。2005年、2006年,强国论坛、强国社区连续当选“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这也是人民日报对外国际新闻报道当中报网互动、多媒体多形态发声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我是非常喜爱人民网的。人民网生机勃勃,影响力不断地扩大,覆盖面很大,应该说它是人民日报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在新媒体这方面,现在媒体融合发展,人民日报也是排头兵,也是走在前列的。当时在这个重大事件上,就表现了人民网,特别是强国论坛的新闻敏感,而且它的影响力、它的力度。

主持人

感谢陈主任刚才跟我们进行了一个梳理。想问一下宦翔,比如你是作为叙利亚战地记者,刚才陈主任也讲了非常丰富难忘的经历,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有没有难忘的采访经历呢?

宦翔

我记得2016年5月份,叙利亚北部地区两座城市,一座叫塔尔图斯,一座叫拉塔基亚,我们知道内战是有分政府军和反对派两派在打仗,当时的情况是政府军已经控制了全国将近一半以上的土地,刚才我提到的两座城市,实际上是政府军在叙利亚西北部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两个城市。一直以来,这个地方的局势相对而言是比较平静的,但是,就在那一天,当天上午接连发生了两起极端恐怖袭击事件,后来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这两起连环爆炸负责。消息一曝出来,我在家里,在记者站,当时在看新闻,就看见电视上滚动新闻播出了突发新闻,说当时两座城市发生了连环爆炸。当时的数据就是大概60个人死亡(事后官方统计,近两百人遇难),当时我和驻叙利亚的其他兄弟媒体的记者立刻决定开车去大概600多公里外的两座城市进行采访。我们这个采访都是经过报社总部的批准,并且和中国驻叙利亚使馆保持密切的沟通,确认这次出行采访是没有安全上的隐患的。早上十点多出发,大概到了下午五点多,才到当地事发现场,当时爆炸是在车站,首先是在当地的一个车站发生的,车站爆炸一发生以后,人们会把这些伤者送往医院,但是,极端分子就想制造恐慌,在医院再次又引发了第二枚炸弹,我们当时去的采访现场是在医院,到达那里以后,基本上现场已经被清理完毕了,可以说是一片废墟。说实话,当时能见到的,除了废墟就是在医院门口执勤的相关军警部门的人员,维持秩序,其实受害者或者遇难者基本上都没法接触,没法看见的,我们可能进行了一些拍摄工作,大概是半小时不到,因为天就黑了,黑了以后就很难再通过摄像或者摄影进行采访。所以我们就决定离开。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在医院的大门口,看见了一位当地的女士,她的表情,我到现在很遗憾我都没有办法用语言完全描述出来,首先是非常非常哀怨,哀伤,她的眼角有泪,但是我感觉她已经哭不出来了。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她应该是受害者,或者往不好的方向再去想,她可能是遇难者的家属。我记得我当时看着她站在医院门口,双目无神,但是我感觉到她特别特别痛苦,特别特别忧伤。当时我们要离开了,我当时愣了大概半分钟,我究竟要不要去采访她。很遗憾,我们最后还是离开了,因为首先我当时觉得,我不想打扰她,第二,我觉得,我们接下来的采访任务还很多,我们想去下一个点采一下。就离开了。但是,说实话,一直以来,我有一种遗憾,因为都说新闻是一种遗憾的艺术,真的就是一种遗憾,因为在那个情况下,如果让我再回到过去,我相信我还是会再对她做一个采访的。这件事到现在来讲都对我或者让我一直难以忘怀的。

主持人

后面遇到相关采访的时候,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遗憾呢?

宦翔

可能因为我当时不够有经验,在这种把握关键性的瞬间的时候,缺少一种果断。

主持人

更多的时候,新闻是一种及时性的或者更多需要我们记者采用他敏感性的视角来去捕捉。人民日报作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好自己的国际报道?您认为如何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战地报道?

宦翔

近年来我们国际部乃至驻外记者都积极地参与到媒体融合的大潮之中。与人民日报两微两端,微博微信、中英文客户端,以及中央厨房,还有人民网等媒体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联动。在视频制作和直播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和下了很大的力气。从2017年起,国际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了采访团队,以全媒体的方式记录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和工作的成果。尤其是我们想挖掘相关的感人的故事,从中能够很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去年制作的一个微纪录片叫《我们的“一带一路”》,播放量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并且在去年5月份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会场上,以及去年的阿斯塔纳世博会等多个重要的会议现场,都滚动播放。可以说收获的效果也非常好。此外,在去年,我们国际部记者在在非洲举行的《摆脱贫困》非盟总部的推介会“”上,首次实现了在非洲进行直播,通过客户端等多个平台进行直播,这也是我们历史性的一次尝试。

主持人

今年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请您对人民日报说几句祝福的话。

陈特安

我是报社的一个老兵,1974年进人民日报,到现在40多年了。很高兴,今年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我要说的是,七十年坚守、几代人努力,人民日报见证和展示的,是现代化建设的砥砺前行,是中国人民推动社会前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人民日报正在昂首阔步、齐心筑梦,开新局、谱新篇,勇当媒体融合发展的排头兵。金子总在发光。人民日报,我心中光芒四射的红色经典。作为一个在《人民日报》度过四十余个春秋的老兵,我衷心祝愿《人民日报》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在奋斗中铸就发展,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宦翔

好的。首先我要向人民日报说一声生日快乐。向所有为这张报纸付出心力,鞠躬尽瘁的老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为一名国际部年轻的编辑,我将继续传承好我们的优良传统,守护好我们人民日报的金字招牌,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我们也要向国内观众、国内读者报道好世界,给应该向世界讲述好我们中国的理念、中国的故事,让世界听到我们中国的声音。

责编:夏丽娟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