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家庭的40年改革印记

2018-05-23 14:33:22来源:新华网
字号:

1971年,董光凤(右)与表妹在肥西县山南区老刘照相馆中留下的一张青春影像。(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65岁的李祖应在安徽省肥西县小井庄生活了大半辈子。从1979年成为小井庄生产队的队长,之后担任着小井庄的村委会主任,李祖应见证了小井庄“包产到户”到如今乡村振兴的每一个时代和变迁。

  1978年9月23日,肥西县山南区山南公社小井庄生产队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成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之一。

  肥西县山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多、岗多、圩田少。全区共7个公社900多个生产队。1978年,山南从春天到夏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严重,许多生产队绝收,就连山岗和荒滩上的野草都干枯了,人畜喝水困难。当时只有少数水源好的地方早稻有些收成,而晚秋作物亦收获无望。

  “春干涨破仓,秋干断种粮。就是说,秋季再干秋粮种不下去,来年就会连种子都没有。可是连续几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到了秋季,旱情更为严重,老百姓没办法,大家心里都很担心。当时社员们希望把田分到户,又怕挨批斗。”李祖应回忆说。

  “实在憋不住气了,我就和李祖家、李纱富、李纱能、和孝友、李祖才、李祖平一起商量,我们七家以对外‘包到组’的名义,把包的田再分到户。田旱得种不下去,就用锄头挖,看我们种粮,过了2天后,其他家也跟着学,几家一起跟生产队借地,然后再每家种一块,全村的地一下子被借光了。”李祖应说。

  对那一年的秋种,李祖应回忆,因为怕挨饿,大家都种了“保命麦”,根据以往“三干”(地干、种子干、肥料干)点种经验,先施底肥再盖肥,不管天有多干,有种就有收。11月初,山南下了一场小雨,湿润了土壤,小麦受到了一场喜雨的催生,长势喜人。大家的心情得到极大鼓舞,看到了希望。因为种的是自家的粮,很多人在肥料上做起文章,冬天没事就到处拾粪,积极收集各种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小井庄生产队当时有21户、98口人,全队153亩田地全部包到农户头上。“包产到户”后,秋种进度快、质量好,第二年夏季获得大丰收,虽然当年种的品种不好,但产量还是由亩产200多斤一下子增长到400多斤。省里经过实地调查,肯定了小井庄的做法,这让李祖应这帮年轻人一直提起的心终得以安稳地放下。

  从这一年开始,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小井庄的日子也越过越好:1980年底,小井庄部分家庭开始给草房子铺上瓦;1985年,村里有4户人家盖了砖瓦结构的新房;1990年,小井庄所有家庭都建起了基建房;2000年,山南镇开始整合土地:将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起来,对大面积土地进行平整,增加耕地面积。

  李祖应、董光凤一家也早早地住上了联排的二层楼房,他们家的茅草房如今被搬进小井庄纪念馆。儿子和两个女儿分别进城工作。如今,儿孙满堂、退休在家的李祖应每天必做的功课是陪着妻子董光凤绕着小井庄新村健步走上两圈。每当想起四十年前的往事,李祖应发自内心地说,“是改革开放成就了小井庄,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2018年,李祖应、董光凤在小井庄自己家中。新华网王雷 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祖应骑着摩托车留下影像。(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1981年,李祖应在肥西县山南公社参加会议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2002年,李祖应(右中1)在小井庄党员活动室前,与村干部及部分村民合影。(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2006年,李祖应在小井庄新起的改革开放纪念馆牌楼前留影。(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2008年,董光凤(右)与姐妹在小井庄旧茅草房前合影留念。(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2008年,李祖应、董光凤与孙女在小井庄农民新村前合影。(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2009年,李祖应、董光凤与女儿、儿媳及孙女们在家门口合影。(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2018年,李祖应在小井庄家中安享晚年,回忆往事,充满了幸福。新华网王雷 摄

责编:夏丽娟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