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履职新作为

为了生态美 百姓富

2018-03-04 14:15:3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号: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两会上,生态文明建设,总是代表委员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绿色发展理念也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今年两会,在绿色的发展理念下得到了发展成效的贵州代表们,带来了好经验和新思考。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植树,在贵州是一个“惯例”。省、市、县、乡、村21万名干部群众举锄挥铲,培土种树。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宋水仙:2015年我们就开始像这样大规模植树,今年我们种的是产业树,我们会一直种下去。

  种一棵树意味着什么?扩大森林覆盖率对脱贫任务艰巨而急迫的贵州有什么意义?答案,来自2014年两会贵州团的一次会议,在那一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谈到了生态文明建设。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再勇:要求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贵州的生态,还要求我们要发展有贵州特色的特色生态产业,要求我们要结合我们的气候,山地优势,来发展绿色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总书记关于发展和生态的辩证法、方法论,撬开了贵州人发展的新思路。

  看到眼前白雪皑皑的画面,你一定以为是在冰天雪地的北国,而这里却是贵州六盘水梅花山滑雪场。

   云南游客 李静:我原来一直都以为只有北方才有。

  六盘水地处乌蒙山区,地势较高,气温也相对较低,素来有凉都之称。在这里建滑雪场不仅成本与北方相差无几,还因为冰雪运动市场在南方供不应求,让“冷资源”变成了“热产业”。然而在几年前,眼里只有煤的六盘水,并没有意识到这天独厚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是摇钱树。“吃煤饭、念煤经”,让六盘水不仅增长乏力,生态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刚:如何寻找发展与生态的“最大公约数”,成了关系这座工业城市未来的最重要命题。

  当把发展的视线,从“煤”转向身边得天独厚的环境时,六盘水人发现,路就在脚下,在力促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六盘水围绕“凉都”这个品牌,全力打造旅游产业。春赏梅、夏避暑、秋踏青、冬滑雪。过去一年四季的煤炭“黑”,如今变成了多彩颜色。2017年,六盘水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速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今年两会上,换了发展思路的贵州代表们,不仅带来了发展的经验,还带来了新思考。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再勇: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建成生态。

责编:武晓芸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