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周业明正在给旅客打包行李 温都记者 郑之越/摄
温州网讯 昨天(2月3日)清晨4时30分,天还没亮,周业明就已经来到自己的岗位上。周业明来自江苏宿迁,是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行李打包处的一名打包员,工作已有4年。
进入春运,各大航空公司增加了不少加班航班以确保足够的运力。最早的一趟航班,早晨6时就要起飞前往广州。为了方便旅客打包行李,周业明和同事们的上班时间比以往提前了一个来小时。
新温州人回乡
带的年货从鞋服换成海鲜
来自陕西西安的小唐,扛着两大箱东西,走到打包处咨询。原来,小唐在温州一家工厂打工,今年年假放得早,趁着这几天天晴,他去市场上买了些温州特产,打算当作伴手礼带回家。其中一个大纸箱装的是虾干、酱鸭舌等,另一个泡沫箱装的是梭子蟹。
“你这个保鲜用的碎冰不行。我们这儿有冰砖,需要吗?”周业明打开泡沫箱指了指,小唐随即点头同意。
周业明说,现在行李打包处的包装样式越来越丰富,大多数行李都能打包得严严实实,保证能满足托运。正说着,另一名旅客拎着两瓶茅台酒要求打包。
“玻璃瓶易碎,就这样托运肯定不行。”在说明情况并征得旅客同意后,周业明麻利地把酒瓶取出,又塞入气泡柱,放入小纸板箱,再用打包带扎紧捆好。
如今,机票价格越发“亲民”,春运时,新温州人搭乘航班回乡,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周业明的印象中,2011年前后,来温务工人员搭乘飞机回乡过年的情况开始增多。
“那个时候,新温州人来打包的行李,多是编织袋或布袋子,装的一般是温州产的西服、羽绒服、皮鞋。”周业明说,如今的新温州人穿得体面了,大号拉杆箱成了标配,回乡的伴手礼也和以前不同,他们中似乎有更多的“吃货”。正如小唐所说的,“温州产的服装皮鞋,在国外都能买到,更何况我们老家;温州的地道海鲜,倒是可以带回去给爸妈尝尝鲜。”
“侨一代”出国
最喜欢带的是泥螺海蜇皮老酒
其实春节前的这几天,还不是周业明和他的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最忙的时间还得是春节后,届时大批温籍侨胞以及青田籍的侨胞都会集中搭机出国,带的行李可不少。
难得回乡一趟,老华侨们会带些什么东西出去呢?周业明说,泥螺、海蜇皮、家酿的老酒,这些充满浓浓乡味的食品,是“侨一代”的最爱。
“哎,还是没变。”接话茬的,是温州航空实业有限公司综合服务分公司经理朱建胜。在龙湾国际机场工作20多年,朱建胜对行李打包等机场服务的变迁了如指掌。朱建胜说,在他印象中,早在十几年前,泥螺、鱼生、花蚶、冰冻海鲜,就是老华侨出国行李中的常见品,有的华侨甚至会带上家乡的咸菜,还有酱油、醋。
“‘侨二代’和老华侨们相比,情况又不同了。”周业明说,“侨二代”从国外回来,带的行李大多是礼物或朋友托的代购品;出国时,他们大多愿意轻装上阵,毕竟如今物流发达,在国外一些大型华人社区的超市里,要买到温州特产食品并非难事。
说起物流业,朱建胜说,大概2000年前后,有一次,一位看上去30多岁的北方客商走到他所在的行李打包处,迎面就喊了他一声“大哥”。原来,该男子是来温州采购物美价廉的羊毛衫,生怕货物超重。当时,他就把该男子手里的新款羊毛衫部分打包,用足20公斤的托运“份额”,其余的再打包让其带进客舱。
“十几年前,来打包的旅客中,像这样来温采购鞋服的外地客商还真不少,甚至还有来打包阀门、低压电器、五金等产品样品的商人。”朱建胜说,如今物流业发达,这种传统的采购土法子早已消失了。
老外回国行李中
少不了茶叶瓷器和宝剑
“Ticket?”看见两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孩推着行李推车走过来,周业明的同事王宁主动上前接待,并用英语示意对方出示相关票据。
“小票是吧?”怎料外国友人口中不慌不忙地蹦出了一句中文。王宁看上去也不惊讶,像接待国内旅客一样,帮外国乘客将行李打包完毕。
随着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逐渐加快,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开设的国际航线越来越多。别说是春运期间,就是平常,在机场大厅里见到几张洋面孔也是习以为常的事。
周业明说,他和同事们经常会在业余时间学一些英语,比如最基本的礼仪用语,还有与行李打包有关的单词,希望能给更多外国旅客带来方便。
“都说外国兴起‘中国热’,看来一点也不假。”这几年,让周业明感受最深的是,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老外越来越多。而老外们回国,行李箱里自然也少不了中国味的东西,比如茶叶、瓷器,甚至是宝剑。(温州网温都支站 朱斌)
责编:武晓芸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