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江西有"三招":生态保护 绿色发展 制度建设

2018-01-20 17:24:03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2017年岁末,江西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篇章的决定》。《决定》提出,江西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部署,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要以生态保护为本,让江西放眼望去尽是绿水青山;以绿色发展为要,找准路子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以制度建设为基,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快江西绿色崛起。”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说。

作为全国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江西迈出生态文明建设新步伐。

以生态保护为本

“东方白鹳290只,白琵鹭1900只,苍鹭191只,反嘴鹬150只……”2017年12月2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点鸟奖湖”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境内的鄱阳湖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举行。

“鸟越多,奖越多!”渔民黄顺生承包的5000亩南深湖湖面上,共清点出各种候鸟5631只,按照奖励规则,他拿到了两万多元的奖金,名列第一。“原来我们都怕鸟吃鱼受损失,把鸟赶到别的湖里。现在湖里鸟越多,我们越高兴。”黄顺生说。

鄱阳湖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飞线路上的重要节点,每年有白鹤、天鹅、大雁等近90种、10多万只候鸟在区内10多个季节性子湖泊越冬栖息。为此,保护区管理局和新建区南矶乡政府联合发起“点鸟奖湖”活动,通过点算湖面候鸟数量,对湖面承包人按不同种类候鸟的奖励标准给予补贴,为候鸟越冬营造安全的栖息环境。

“通过‘点鸟奖湖’等一系列措施,现在保护区内驱鸟、捕鸟的行为少了,文明观鸟的游客多了,使候鸟的栖息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水鸟分布更加均匀。”保护区矶山站负责人李建新说,“社区共管、人鸟双赢,既维护了候鸟的生态环境,也解决了渔业生产与候鸟栖息的矛盾,在渔民生活跟鸟类栖息和湿地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具体举措,也是湿地补偿乃至生态补偿模式的新探索。”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鄱阳湖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貌,是江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一个缩影。

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江西省在坚定不移加快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极其注重加强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健全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保护管理制度,以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系统健康与永续发展水平,提高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目前,江西正牢牢把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新要求,科学设计实施新路径,把鄱阳湖流域作为一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山江湖开发、保护与治理,建立覆盖全流域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创新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新机制,创造统筹推进国土开发、保护与治理的新模式。”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孔凡斌说。

以绿色发展为要

2017年12月28日,在南昌市新建区樵舍镇朱坊新村污水处理站,一个绿色“油罐”型设备映入记者眼帘,上面写着“生态朱坊”四个大字。设备前方的水池里,汩汩清水从连接“油罐”的喷头里源源不断冒出来,朱坊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茂说:“多亏这个大家伙,解决了困扰我们村多年的污水处理问题,现在村里水清了、不臭了,处理过的‘中水’还能注入鱼塘搞养殖。”

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居德金告诉记者,朱坊新村的“大油罐”是一台采用了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200吨级污水处理器,是该公司生产的四代半技术产品。

“自2008年起,我们已经研发出五代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居德金说,凭借先进可靠的技术优势,金达莱中标联合国国际维和部队污水处理项目,其设备在500多个营地投入应用。“现在,我们500吨级以下设备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稳定运行,还解决了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的技术难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是转变方式。金达莱的发展轨迹,是近年来江西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实体经济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证。

近年来,江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除了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5%,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江西正加快建设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资源消耗低、环境质量优的生态经济体系,构建完善的生态产业链,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升。”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张和平说。

以制度建设为基

站在南昌市新建区长堎镇的长麦桥头环视,只见桥下乌沙河河畅、水清,周边岸绿、景美,一座座高楼大厦在河畔拔地而起。

“乌沙河,属赣江下游北岸水系,是南昌北部的主要河流,更是城区重要泄洪通道。过去,沿岸村民乱搭乱建、乱堆乱填现象严重,致使河床局部宽度只有6米至8米,河道里垃圾成堆,污染触目惊心。”新建区城市防洪管理局副局长邬文胜说,“乌沙河面貌的改变,得益于河长制的实行。”

2015年,南昌市将乌沙河列入河长制试点,以治理河道污染为核心,以沿河河(段)长负责制为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在各区域联动、各部门协调行动上,形成了常态化管护制度,落实各自的责任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其成为“人与水和谐共处,水与城和谐相应,城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建立健全制度。江西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着力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关于以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指导意见》,下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标准化建设方案》,出台《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制度,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打造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坚盾”,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利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我们将抓住用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大力度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进一步巩固、提升和转化生态优势,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推动森林、湿地、水流、耕地四个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到2020年实现全省域覆盖。”江西省省长刘奇说。(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底亚星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0日 03版)

责编:夏丽娟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