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驻吉林记者 于中涛):“吉林一号”卫星,是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组。它不仅“站”得高、“看”得远,而且“视力”非常好。去年11月21日,“吉林一号”“一箭三星”成功发射3颗视频卫星,之后仅仅9个小时,它们就从距离地球50万米的高空中传回首幅影像。“吉林一号”的厉害之处到底在哪?近日,记者来到卫星科研团队所在的长光卫星公司进行了探访。
“小张,一会找个会议室。”
上午9点,是一周前就订下的例会。距离会议开始还有一点时间,钟兴拿起手机,调看远在50万米外的卫星的参数:“在轨测试一般都会达到几个月,但是我们现在通过优化流程在一到两个月就能完成。”
钟兴是“吉林一号”卫星型号总师。和记者此前想象不同,拿着这么普通的一部手机,难道就能监测那么高大上的卫星?面对记者的疑问,钟兴笑着解释说,虽然他们做的是“天上的事”,但其实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而这部手机里有个软件,就是专门用来监测卫星工作状态的:“(手机震动声音)它只有飞过来才有遥测,我手机一震动,然后我就可以在手机上看。这些终端全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吉林一号”这双“天空之眼”,主要为政府部门、行业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钟兴笑着说,他们能服务的客户可比马云还要多,是全球70亿人。就拿去年11月份刚刚升空的三颗视频卫星来说,除了拍摄光学意义上的影片,它们还能记录植物的光谱信息。这项技术将在农业、林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目前“吉林一号”已有8颗卫星在轨,三颗刚发射的卫星正在调试中。钟兴说:“卫星过来的时候(我们会)告诉卫星(你该干啥),卫星就该干啥干啥去了。(笑声)等它再回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收到它拍回来的数据,并且又会有新的任务给它,就是这么一个循环往复……”
工作人员:“你好,这是报告。”
钟兴:“行行行,好的。我们是一边发射卫星,一边在不断的研制卫星。”
送来的是卫星后续型号的相机设计报告,十分钟后的会议就将讨论其中的一项短波红外遥感技术。钟兴说,新技术将用在今年发射的卫星中,到时候,“吉林一号”不仅可以对农作物进行分类,还可以对农作物健康作出准确的判断。钟兴所在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今年还将再发射十颗卫星,这意味着“吉林一号”进入密集发射期。按照计划,到2020年,“吉林一号”在轨卫星将有60颗。
谈到未来,钟兴颇有信心,他说十年之后,民用卫星领域,全世界最好的光学遥感卫星将诞生在中国:“全世界没有,这个就我们。我觉得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长光卫星应该能够拍胸脯说我能够去做这样的卫星。”
责编:刘亚伟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