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夜校真管用

2018-01-14 14:20:54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1月8日,又逢周一。天刚擦黑,72岁的农民王文良揣上笔记本,出家门,拐个弯,走进村里的农民夜校。

这已经是他第二十六次上夜校。去年11月,河南省汤阴县各村开办农民夜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王文良所在的白营镇北陈王村农民夜校一开班,他便报名参加,一次不落。

年逾古稀,咋还痴迷地学?王文良说:“在这里学懂国家政策,分享农业知识,讨论村里事务。别看就一堂课,内容实,形式新,用处大着呢!”

北陈王村开办夜校时,正值整村改造,王文良家要拆旧建新。

拆掉老房子,老伴有点想不通。“虽说是老房,毕竟住了40多年,是我们一砖一瓦垒起来的,有感情。”老伴说起这事,忍不住掉泪。

“咱戴着党徽,咋能不带头?”王文良虽觉得惋惜,但劝解老伴。

夜校有一节课,学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学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禁豁然开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不拆,旧村咋改造?”王文良说服老伴拆掉老房,欢欢喜喜搬进新家。

“今天学党章,学完还有一个重头戏。”王文良有点神秘。

记者正疑惑,只见北陈王村党支部书记张来宾上台:“咱村改造,清走5000多立方米垃圾,给全村380户装了天然气,400户有线电视升级。对村里发展,大家有啥意见建议?”

村民李运成说:“新村改造后的排房一模一样,亲戚来了怕走错门,能不能在墙上刷个编号?”

“记录下来,一开春就解决。”张来宾回应。

“个别房顶的瓦该换了,天然气有时不够足……”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张来宾一一答复。

“上夜校,不光学政策,还能面对面解决矛盾问题,密切干群关系。”村民张桂祥说,汤阴倡导严党风、抓政风、淳民风、正村风、美家风“五风”建设,夜校是个好平台。

一次,村干部在课堂上号召为贫困户捐冬衣,很快得到响应。第二天一早,北陈王村上百名群众来到村委,排队捐衣,集中清洗、消毒,送到贫困户家。

在村委门口墙上,有一个“光荣榜”,清晰记载:“1月4日,李学武,70多岁的老人,看见下雪,主动扫雪;2017年12月30日,左整连,拾到200元钱,主动交还失主……”

一边树榜样,一边立规矩。汤阴农村普遍订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制度。有的村提出“白事出殡,中午吃大锅菜;吹唱服务只限5人,不搭舞台、不唱大戏、不发利事钱”;有的村要求婚宴用烟每盒不超过10元、用酒每瓶不超20元,不提倡要房要车。各村选出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成立“五风”监督评议理事会,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

目前,汤阴全县298个建制村开设农民夜校,10余万人次党员、群众参加学习。

如何让农民夜校“火”起来?

汤阴县委书记宋庆林表示,一要丰富课堂内容,涵盖文件学习、农业科技培训、务工信息交流等,为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服务;二要创新学习形式,用村歌、动漫、短视频、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热情。

说话间,村文艺队4名妇女鱼贯入室,开始表演“三句半”:“祖国变强我当家,幸福生活人人夸,新区新校和新家,感谢啦……”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4日 01 版)

责编:夏丽娟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