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玉溪1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抚仙湖,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Ⅰ类水质淡水湖,拥有全国9.16%的淡水湖泊蓄水量。为有效防范抚仙湖水污染风险,2017年12月起,玉溪市开展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百日攻坚,控源截污还抚仙湖原貌。攻坚行动的效果怎么样?
云南玉溪抚仙湖 央广网李雪南 彭兆伟 摄
2017年12月27日,玉溪市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开展第24天,伴着在当地并不多见的大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云南走转改采访团一行来到澄江县抚仙湖水资源博物馆原址,见到了正在这里进行拆除作业的施工负责人何云庆。
澄江县抚仙湖水资源博物馆原址拆迁现场 央广网李雪南 彭兆伟 摄
何云庆介绍:“雷霆行动现在是拆除的第一阶段,主要涉及22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业事业单位。今天我们拆除的是市属企事业单位6家当中的最后一家——抚仙湖水资源博物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云南走转改采访团记者肖源、李健飞采访当地拆迁工作负责人 央广网李雪南 彭兆伟 摄
南国有明珠,曰抚仙湖,长超百里深越五十丈,积天地精华净水,九州之首,乃仙人所赐。
水域跨越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个县区的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平均水深95米,蓄水量206.2亿立方米。中科院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站长吴庆龙向记者表示,保护好抚仙湖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口每人储备了15吨Ⅰ类水,是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资源。“抚仙湖是我国珠江水系的源头地区,占我国淡水湖泊蓄水量接近10%,抚仙湖对人类活动、富营养化和气温变化特别敏感,再加上换水周期特别长、理论上250-260年,所以对抚仙湖环境生态保护的要求非常高,一旦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将来恢复非常困难。”
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 央广网李雪南 彭兆伟 摄
蓝天白云倒映水中,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景色旖旎,美不胜收。在抚仙湖交通培训中心拆除现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云南走转改采访团一行注意到,有的建筑却被保留了下来。
记者:这就是你们典型的民居么?原来盖的?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对,这是老传统的民居我们现在把它保留下来,下一步要把和湿地做一些功能配套。
记者:你这个还挺有想法的!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房子对抚仙湖是没有污染的,关键是人,我们现在一定要把这个留下来。
记者:有特点的就不拆了?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嗯,就这样保留下来然后加固改善、按照原来的风格进行改造,搁在这个地方作为一个下一步旅游(规划)的功能配套区。
记者:你这个思路是对的,(也为)将来搬走的人也留个根。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对,不然会后悔。
抚仙湖交通培训中心拆迁现场 央广网李雪南 彭兆伟 摄
玉溪市澄江县广龙小村村民张汉龙一家祖祖辈辈就在湖边居住,自家发展旅游接待已经小有规模。他说,移民拆迁的阵痛在所难免,但当地政府通过拆迁补偿、就地安置、旅游小镇建设等举措,让他亲眼见证了从“靠水吃水”到“养水吃水”的全过程。“以前整个广龙就我们家开了两栋宾馆、一个饭店,现在为了保护抚仙湖,我们把房子拆了,在清理的时候我们积极主动,政府补了我们拆迁款、还有一个人一个月1200元的安置费。广龙旅游小镇起来以后可以做生意,靠旅游业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云南走转改采访团记者张明浩采访当地村民李作 央广网李雪南 彭兆伟 摄
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逐渐退出抚仙湖一级保护区,拆除保护区内临违建筑,开展沿湖居民“两污”整治,对入湖河道、河滩和湿地进行保洁……云南省玉溪市副市长贺彬坦言,中央大力提倡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为玉溪市保卫抚仙湖行动吃了一颗定心丸。“围绕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在干部群众当中继续加强思想理念建设;用湖长制、河长制来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搞集约化生产、发展清洁农业。尽管财政上有一些下滑,但按照中央精神、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说,以后会有条件更好地发展效益更高、污染更少、更绿色化的(经济),为将来留出时间和空间,这也是值得的。”
仙湖之水,生之所依,根之所源,贵在纯净;保护之章法,乃亘古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习近平: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记者阎晓明 张明浩 肖源 李健飞)
责编:张振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