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如故!贵州少数民族走进台湾部落

2017-09-15 05:14:36来源:海外网
字号:

rmrbhwb2017091504p23_b.jpg

图为贵州苗绣传承人在台东县卑南乡下宾朗部落与巴儿拉邦红坊的工艺师交流用针技法。本报记者 孙立极摄

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分享美食……9月12日、13日,参加 “守望精神家园——第四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贵州苗族、侗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台湾台东县的少数民族部落,聊家常、谈传承,有火花、有共鸣。

“这些扣子是我们做的”

在台东县卑南乡下宾朗部落,苗族剪纸传承人姜文英来到巴儿拉邦红坊,看到桌上的盘扣便笑了:“这些扣子是我们做的。”姜文英说,在贵州省剑河县,一些婆婆妈妈们在家会做些手工盘扣出售,“没想到会卖到台湾。”

巴儿拉帮红坊以传承卑南传统服饰制作为己任。红坊工艺师林静怡与苗绣传承人区东花、姜文英交流了彼此用针的方法。卑南服饰传统中有一种棱形图案,林静怡介绍,这种图案描绘的是祖灵的眼睛,绣在长辈的衣服上。区东花则表示,我们也有这种图案,不过代表的是“牛眼睛”。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织布机前。在卑南纺织师孙菊花改良的织布机前,区东花与姜文英都小试了一下身手。姜文英带来的手工织锦,得到孙菊花的称赞,“做工很细”。

在孙菊花工作室,她们还见到了年轻的编织师孙家仪。除了医师助理的本职工作,孙家仪每天用两三个小时向姑姑孙菊花学习编织。孙家仪说,这项手艺部落除了80岁的孙菊花外已经没有人会了,她最初学习编织是受命传承,不过学了5年,她已感受到繁琐编织的乐趣。

“两岸非遗保护各有长处”

“不能让祖先的宝贵遗产在我们手中消逝”是贵州参访团在部落聊得最多的话题。12日,在台东县排湾人拉劳兰部落,活动主办方举办了一场小小的沙龙。

台东大学教授林永发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分别介绍了台湾和贵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和做法。部落作家撒可努则讲述了拉劳兰部落年轻人如何寻找失落的传统。他介绍,自己20多岁时离开部落到城市闯荡。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部落的文化正在消失,于是返回部落创办“猎人学校”。他说,排湾人原是一群生活在山林间的豪迈勇者,他一直记得父亲传授给他的猎人智慧,所以他回到部落带领青年恢复传统文化,做一名坚守在部落的“现代猎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田青发言时表示,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有长处。大陆是由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自上而下式推动,产生积极效果。台湾民间则是由下而上式,民众自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撒可努所说的从部落保护开始,这一做法值得大陆借鉴,“老百姓自己认识到文化好,才能真正保护下去。”

“把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传承好”

两岸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特别意义。龙佑铭认为,“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有责任把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传承好、保护好,使之绵延不绝。”

文化的确是最好的名片。13日,在台东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李飞龙带着14岁的王昆娥、16岁的王祥表演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他们边跳边吹芦笙,同时还有高难度的杂技表演,现场一片喝彩声。初次见面还略带腼腆的台东高商学生,对两位同龄表演者立刻有了亲切感。参访团离开时,他们争相与王祥、王昆娥击掌道别并合影留念。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侗族大歌,由几位年轻表演者在无任何伴奏的情况下清亮唱出,他们在拉劳兰部落头人家门前、下宾朗部落的小广场前的表演,都赢得阵阵掌声。苗族泥哨传承人王登书走上台东县介达小学的讲台,介绍泥哨的制作技艺。学生们在他指导下为泥哨上色,调皮的男孩子也认真地勾起线来……

12日、13日晚,贵州参访团与拉劳兰部落、下宾朗部落欢聚晚餐。长条桌上,摆着月桃叶包的排湾祈纳福,苗族的五色糯米饭,部落自酿的小米酒。部落长辈着传统服饰盛装出席,贵州少数民族代表也身穿民族服装、头带银饰,宾主载歌载舞,把酒言欢,一见如故……(记者 孙立极 陈晓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9月15日   第 04 版)

责编:李方及、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