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厦门9月2日电 (侯兴川 刘强 付勇超)金砖国家领导人第9次会晤将于9月3日在中国厦门开幕,世界各国对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高度关注、充满期待。会前,人民日报海外网就金砖国家和世界经济热点话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
“金砖方案”解世界困局:求改革、求发展
在谈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时,陈晓晨表示,在整个国际系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有所恢复但缓慢不均衡,而且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调整。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很可能为现阶段世界经济金融发展难题开出“金砖方案”。
陈晓晨介绍,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得到恢复和发展,且速度较快。但一些资源型国家,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受到了较大经济和财政方面的压力。
此外,对全球金融和经济治理由危机应对机制开始转向长效发展机制,而共同发展的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全球治理机制的认可。
谈及金砖国家发展问题,陈晓晨分析,对于金砖国家来说,现阶段发展都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中国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印度希望能够更大范围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统一税制,以加强印度工业和产业;此外,一些高度依赖能源和资源的国家,如俄罗斯、巴西、南非等等都期待能够加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因此,金砖各国都面临着共同的结构调整要求。所以求改革、求发展,是金砖五国共同的任务。
共谋金砖优势 同促持续发展
陈晓晨认为,厦门会晤首先就是要解决发展的问题,要共同促进过程的发展。尤其是要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谋求金砖机制的建设,更谋求金砖国家能够携手共同发展。
金砖各国皆面临结构调整的需求,但是金砖各国经济结构特点不一样,一方面存在差异性,另一方面这种差异反而提供了金砖国家互补合作的优势,比如中国工业全产业链的优势,以及资金、技术的相对优势,就给中国投资俄罗斯、巴西、南非带来很大的空间。
“金砖+”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合理
谈及“金砖+”模式,陈晓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金砖+”模式的提出非常及时。这些年,总有一些声音认为金砖国家就是一个小圈子,陈晓晨认为“金砖+”的提出,一方面是对2013年以来金砖五国和各发展中国家的对话机制的一种高度概括、总结和升华;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所谓“金砖小圈子”论、“金砖闭门俱乐部”论的一种回击和驳斥。
陈晓晨认为“金砖+”机制有助于金砖国家所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展开更多的对话,进一步提升南南合作。他表示,现在南南合作,实际上已经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内涵。比如说中国所主张的国际产能合作应当是“金砖+”以及南南合作的一个主要抓手。
此外,陈晓晨补充道,“‘金砖+’机制的建立,更有助于凸出金砖国家和‘金砖+’机制国家的共有价值观。”他表示,“金砖+”机制的共有价值观的就是促进共同发展,促进整个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改革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最后,陈晓晨总结道,“金砖+”机制就是一种广义的改革开放。对中国来说,“金砖+”是更高水平的、更全方位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另外,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不平衡,导致世界出现一股“反全球化”的逆流,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造成损害。因此,“金砖+”机制的提出,更能促进国际社会走向更公平的开放、更公正的贸易,以维护全球化,提升各国共同发展的价值链。实际上这也是“金砖+”机制的要义。
责编:王栋、宋鹏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