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中心这里启航

2017-08-24 16:23:28来源:海外网
字号:

微信图片_20170824162223_副本.jpg

上海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夜景(来源:视觉中国)

东海之滨,“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2005年5月25日,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贯通,连接东海上的洋山岛与上海。名不见经传的洋山岛华丽转身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海岛型深水人工港。1000多年前,诗人白居易这样形容沧海、桑田的变迁——“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如今,沧海边有桑田,更有国际航运中心起航!

新坐标

从中国版图上看,沿海为弓,长江似箭,上海港就是弓口,其江海交汇、内陆广袤的独特地缘属性,为港口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上海港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连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

2017年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即将开港试运行,届时拥有7个大型深水泊位的洋山港区四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港区分四期建设,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人工深水港,也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和枢纽型工程。洋山四期港区投运后,将助推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这个数字超过了美国九大港口的吞吐总量,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1/10。在淡淡的晨雾中,俯瞰整个洋山四期港区,桥吊、船吊、轨道吊依次排开,清晰可见。广阔的码头内部空无一人,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却被桥吊精准抓起,再由无人驾驶的自动引导运输车(AGV)循环运送。洋山港区四期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斌透露,正在建设中的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港区,四期工程目前已进入最后的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

回溯20年,1996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此后,一系列创新突破性的举措,推动上海港走出河口、走向海洋。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林介绍,目前上海港已完成了外高桥码头一至六期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洋山深水港区一至三期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以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港区为核心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并成为当今国际上首屈一指的枢纽大港。

洋山港区以上海为依托,以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为腹地,是离上海最近、具备15米水深的天然港。建造洋山深水港区,能够实现上海港由江入海、奔向海洋的新跨越。“洋山港区项目立项时,数十个外国专家没有一个人赞成,都认为这是一个疯子工程。没人相信在离开上海30多公里的一个小岛可以建设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厂区。时至今日,国外专家再次来到上海,他们不禁赞叹这项工程。”张林讲述起这段经历,脸上洋溢出喜悦和自豪。当初要把洋山港建成“高可靠、高效率、世界一流”的构建目标,现在已经实现。因为洋山港区,中国国际港口和国际航运的地位在一夜之间就得到了提升。张林将这个转变称之为上海从黄浦江到长江再到广阔海洋的“三级跳”。

8月7日,世界最大集装箱货轮“东方香港号”停靠洋山深水港。来自新加坡的华人船长林松发饶有兴致地邀请海外网记者参观。他介绍,东方香港号今年5月刚刚启航,欧洲航线航程超过70天,途经深圳、上海、新加坡、伦敦、汉堡等重要港口城市。中国的货物随“东方香港号”出口至欧洲大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欧贸易更加繁荣。张林介绍:“上海港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28个主要港口建立密切联系,航线可直达地中海、东南亚及东北亚等地区”。2016年,上海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航线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26%,占外贸吞吐量的35%。

微信图片_20170824162343_副本.jpg

吴淞邮轮港(摄影:王雨青)

新机遇

8月17日,上海港迎来“五船同靠”:母港邮轮“赛琳娜”号、“盛世公主”号和“处女星”号停靠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据浦江边检站统计,暑期邮轮旅游高峰期间,乘坐邮轮出入境达到67万人次。仅8月17日一天,出入境就达到2.6万人次。

2011年10月,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港,几天才有一艘邮轮停靠,港边居民很是兴奋。现在,邮轮港天天停靠,居民对邮轮响亮的鸣笛声已是充耳不闻。中国邮轮业虽起步较晚,却是全球邮轮旅游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近年来,上海宝山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邮轮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吴淞口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市场资源,使国际邮轮公司在上海投入大量资本,便于港口开辟更多新的航线。可以说吴淞口的发展带动了全中国邮轮产业的迅速发展。

“每年邮轮产业的旺季是过年和暑假,大概6-9月是邮轮产业最高峰,每月邮轮数量能够抵离港150余艘次。”浦江边检站工作人员梁锋介绍,从2016年元旦截止到现在,浦江边检站利用高科技系统已办理通关人数90余万人次。梁锋介绍:“随着邮轮产业的高速发展,今年上半年乘坐邮轮出入境的人数已经超过170万人次,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预计今年全年出入境的人数会超过400万人次。从2011年-2016年,邮轮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客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版块。”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友农说,“上海宝山的吴淞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航运区域,曾经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口岸中心。随着洋山港的建设,港口功能在向外部拓展,相关的岸线也在实现转型。吴淞口邮轮港顺应了国际邮轮东移的趋势,此态势催生了邮轮港口近几年的大力发展。”王友农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从2012年开始正式试运营,当时只有60艘船,2013年达到127艘船,2014年达到217艘船,2015年达到278艘船,2016年达到471艘船。每年的数目都在大幅增长,平均增长率为80%,发船艘次占全球的7%

微信图片_20170824162448_副本.jpg

洋山四期(摄影:王雨青)

新跨越

2017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综合实力前10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鹿特丹、东京、雅典。其中,上海凭借自贸试验区创新驱动效应,排名实现了战略性提升,跃升至第五位。

航运服务是测评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2017年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较快,连续三年稳定在第四名。目前,有2000余家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经营单位在上海从事经营活动,全球九大船级社在上海开设了分支机构,22家国内外知名航运经纪公司在上海注册运营,一批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先后入驻上海。尤其在航运保险领域,近年来业务规模稳步提升。2016年,上海船舶险和货运险保费收入36.96亿元,占全国船舶货运险保费收入比例达27.01%,其中船舶险保费收入全国占比达44.69%。

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上海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上海航运指数”为基础的 “上海价格”在全球航运市场正逐步形成。1998年,上海航运交易所首次发布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2009年,应国际集装箱衍生品交易需要,上海航运交易所又开发了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现在CCFI、SCFI不仅成为了反映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风向标”,更是广泛地被应用到现货和远期运价交易中,其市场代表性、准确性、灵敏性已获得国际大货主和大船东的高度认可。英国《劳氏日报》曾评价SCFI是“全球范围内反映上海出口至世界各地主要航线运价最权威和最准确的指数之一”。目前,“上海航运指数”已经覆盖集装箱、散货、船舶买卖、船员薪酬等领域,共有13大类,包括90余个成分指数,100余个价格指标,形成完整的指数体系。“上海航运指数”不仅成为了反映市场行情的“晴雨表”,以运价指数为结算标准的指数挂钩协议、指数衍生品交易创新了海运业定价、交易模式,以SCFI指数结算的集装箱运费掉期交易更是填补了国际上集装箱运费衍生品的空白。

张林介绍,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完善成为提升航运中心竞争力的核心,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海外网  贾雯帆 朱惠悦 关皓)

微信图片_20170824162654_副本.jpg

从洋山三期货运码头卸下的集装箱 (摄影:贾雯帆)

责编:侯兴川、贾雯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