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谈:寻找生活的诗意出口

2017-08-18 10:33:57来源:海外网
字号:

blob.png

1588457000.jpg

长时间凝望一棵树

我突然发现,这棵树

很像一个被遗忘的人

我抱起一块石头

心里的孤独轻了许多

——摘自《给孩子的截句》

不久前,蒋一谈的新书《给孩子的截句》刚刚出版。这本书没有目录,里面的诗没有标题,每首只有两三行。然而,这样一本看起来像画册,读完只需五分钟的诗集仅仅出版一星期就被重印,不到半月销量即将突破两万册。

一石激起千层浪

蒋一谈的“截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种来源于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诗非诗的文体,结合了李小龙截拳道‘精简、直接、非传统性’的思考与行动理念,强调诗意的瞬间生发,具有更强的现代精神和开放姿态。”

791239188.jpg

《给孩子的截句》新书首发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截句”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不少诗人的认同和喜爱,网络上也流行起了“截句”的概念。继2015年11月蒋一谈出版诗集《截句》之后,2016年6月,一套由19本单册诗集组成的《截句诗丛》在北京首发,包括于坚、西川、欧阳江河、邱华栋、霍俊明、周瑟瑟、俞心樵、柏桦、臧棣、朵渔等国内19位实力派诗人,都参与其中。

《截句诗丛》出版两月后,诗人们相聚上海,举行了多场“截句”沙龙,现场吟诵、创作“截句”诗作,热情极高。让人惊异的是,这样的文学沙龙竟吸引了大量读者积极参与。

8月20日,“上下”之家截句诗歌朗诵会在上海举行,每位活动参与者需要从网络上购买一本《截句》诗集作为入场凭证,即便如此,依然有600多人报名。读者们排着长队等待进场,路过的市民见此场景还以为是特卖会。到场的诗人朗诵结束后,台下有几十位观众排队等待朗诵自己创作的截句;没有座位的读者紧挨着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盯着台上的诗人,忘记了挥动手中的扇子驱赶炎热……

“上下”之家截句诗歌朗诵会现场

“截句”一方面在市场上、读者中间收获源源不断的赞誉和好评,另一方面,却成为专家、学者们争议的焦点。最大的争议莫过于对“截句”定义的质疑,不止一位学者将其解剖开来,分句论证,认为“截句”的定义经不起拷问,只是“套用一些玄而又玄的解释”,“想方设法追根溯源,多方解释不尽相同又自相矛盾”。还有诗人、学者认为,“时下的很多截句,只是一组诗句,没有整体架构,只是诗人的日常诗句训练而已”,而作为随着微信时代软阅读环境下的产物,“‘截句’碎片式的感悟泛滥成灾,以局部代替整体,不思静心打磨,可能大大降低诗的门槛”。

对于迎面而来的批评,蒋一谈认为,“截句之谈并非空穴来风,它汲取了中国古典绝句、日本俳句、世界现代诗歌中的很多营养,但又不同于它们。”在他眼里,截句更具有现代精神,“在截句里,写作者无处藏身,更无多余空间施展,写作感受和词语能力呈现是赤裸裸的,这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激励。”而对于读者来说,“截句与日常体悟和身体感受更近,它让人们有更多想象和回味空间。”

镜子中的影像与杂糅

一方面,一些诗人学者将“截句”掀起的飓风视为“噱头炒作”;另一方面,痴迷“截句”的读者却沉迷其中,一遍遍默念,直至深刻脑海。这二者看似对立割裂,实则是镜子的双面,投射的是不同的标准和思维方式。或许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天然的对立来形容有些言过其实,但事实上这镜子隔开的两个空间确有不易跨越的鸿沟。

也许,蒋一谈所希望的,只是镜子的两面多一些互相渗透的可能。而“截句”,正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出路:它不同于古典诗歌,没有固定的指南,不限制于定律,强调内在的思想和音乐性;它不同于日本俳句的孤寂、古典、悠远,强调现代感,鼓励年轻一代展现自我;它不同于短诗的五脏俱全,强调留白的诗意……

2117691011.jpg

蒋一谈手写的截句

用蒋一谈自己的话来说,“截句可能没有脑袋,没有腿,只是个身体,但是这个身体它能走路,能跑。”截句在文人面前打碎传统,割裂完整,在老百姓面前供应温情,散播诗意。一方面强调哲学省思和戏剧停顿,另一方面又展现日常的生活影像,映照质朴的孩童之心。他想创作的是“具有当代意义,同时具有未来启示意义的现代诗歌”,“不只对诗人有效,对老百姓而言也有效的诗歌写作方法”。

进一步来说,“截句”不只是一条出路,更多的是一种溢出边界的可能,不论是传统的,现代的,精英的,还是大众的。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对“写作难度的削平”并不一定意味着“趣味主义、功利主义主导下的流水线作业和投机式书写”,而很可能会成为“增强普通人写诗自信心”的良好途径。

“自信心比能力更重要”是蒋一谈鼓励年轻人写诗时经常说的话。他认为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诗人,而如果善于运用诗意,将会使生活中“有限的、单调的表达变得更丰富,更感性”,为我们的内心生活寻找温柔的出口。

478943632.jpg

蒋一谈《截句》

被压抑的童心

普通人的生活表达往往是单调的、有限的。内心的压抑和麻木已经不仅仅是成年人的通病,甚至蔓延到孩童身上。蒋一谈说,“12岁之前的孩子发现世界,12岁之后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小内心了”,“而我们现在的很多诗歌教育是不够的”。

蒋一谈在新书《给孩子的截句》的前言中写道:“你用诗歌的眼神和方法感受生活,会发现之前未曾发现的,哪怕是最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发现,也属于你的成长记忆。”事实上,这本书中的截句不仅给更多孩子提供了以他们的眼光望向诗歌的窗户,也让许多成年人找到了童年的回忆和共鸣。

“每个人心里都住了一个小孩”,在豆瓣读书的评论里有读者评价这本书:“或有趣或淡淡的忧伤,或童真或带着一丝孩子般的成熟……在图画和文字里给人温暖与力量。”成年人在这里找到了被岁月忽略的童年独白,孩子在这里找到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通道。

采访中,蒋一谈给我们讲了几个真实的小故事。《给孩子的截句》中有一首诗:爸爸/小孩站在高处大笑/笑容会掉下来吗?一个家长看完后说,“我没有看这首诗之前,如果孩子这样说,我会说你瞎想什么呢,快下来。但看完这个之后,我会转变思路,如果孩子现在这样说,我会走近梯子,说宝贝没事,你的笑容掉了,爸爸给你接住。”

还有另外一首:某个下雨天,她忽然想到自己/从未大声呼喊过妈妈的名字/于是,她对着窗外呼喊起来。蒋一谈的女儿读大二时回家看到这首诗,突然对着窗户喊起来,之后她对爸爸说:“原来我很想做却从没做过。”

307179824.jpg

《给孩子的截句》

我时常被雨淋透/我还未遇到喜欢的伞。“截句”的诞生,是蒋一谈多年积淀后的灵思,真假好坏、进退优劣,要交给时间来考量。“截句”的生命力有多长,也有赖于支持它的人继续去完善、发展。但说到底,有一颗能够被刺痛的内心,总好过庸庸碌碌的麻木不仁。

再翻一翻蒋一谈的小说,里面尽是平凡中国人的真实倒影。小说的笔法一如他的“截句”一样,朴素、简短,却勾勒出一个个形态迥异、真实清晰的小人物样貌。

蒋一谈说,“小说的核心永远是真实的生活,它映照的是现实。”有很多作家认为,小说的真实就是力求与现实的紧密贴合,而蒋一谈却说,“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贴得太近,是件危险的事。”作者复印出来的人物,往往不如真实的人物鲜活。而真正能与现实对话、能行走、能呼吸的人物,需要“写小说的人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脱离现实,但也不要被现实淹没,在紧张与放松之间寻找到平衡”。

1443942270.jpg

蒋一谈小说集

“截句”短小,浓缩着生活的哲思,小说朴素,平衡着现实与文学的距离。蒋一谈被人称为文坛上的“鬼才”,文字在他的笔下找到了新的组合方式,亦满含对这个时代生活常态的真切关照。他的文字捂热了、湿润了许许多多渐趋冰冷麻木的心,在他这里,或许能够找到浮躁生活中,那个温柔的、诗意的出口。(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物工作室  方玉瑶、张无计)


责编:张莎莎、韩诗瑶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