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这件事,需要新思维实现新使命

2017-06-16 21:53:2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智观天下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阶段,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加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导致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突出,能源价格高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将其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节能工作创新发展。

6月11日至17日是第27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小智今天就请来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熊华文研究员跟您聊聊节能的新思维和新使命。

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启动仪式

节能的新思维和新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资源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逐渐衰减。与“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相比,节能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需要应对的挑战更为艰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节能”不是能源供应紧张时缓解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不能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放松和懈怠,要针对新形势树立新思维,适应新变化实现新使命。

所谓新思维、新使命,就是摆脱以往就节能谈节能、认为节能仅仅是少用能源、弥补能源供应不足的辅助手段等传统思维的局限,把节能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统筹考虑和全面谋划,积极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重大战略部署中去,充分发挥节能提高能效对满足能源需求增长、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改善能源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与能源转型、治理区域环境污染、减排温室气体、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的协同配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等重大使命。

节能:盘活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任务繁杂,但核心在于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节能提高能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既可以减轻上游资源开发压力,又能减少末端污染物排放,具有“一子活全盘”“四两拨千斤”的特殊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节能法规标准体系逐渐完善,综合制度保障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日益壮大,具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率先突破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我们要抓住节能这个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发挥其引领经济转型“指挥棒”和衡量绿色发展“指示器”作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取得实效,把“美丽中国”构筑在效率领先的基础上。

国家能效标准

节能:推动能源革命战略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节能优先、通过提高能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能源革命的基本方针,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能源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目标的重要前提。

着眼未来,我国面临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艰巨任务,既要发展能源产业保障经济持续增长,又要解决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抑制不合理消费能源,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发挥节能“第一能源”的作用。

放眼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已经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下降,但仍然制定了长期节能目标。欧盟提出依靠节能提高能效,到2050年能源消费比2005年下降32%-41%,德国提出到2050年能源消费比2008年下降50%。

节能:减压温室气体排放

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当前雾霾等突出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就要在继续强化末端治理的同时,把视野扩展到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费这一源头减量措施上来。

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各领域目前存在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左右,直接和间接出口的能源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以上。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形势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挖掘这些节能潜力,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比如,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言,与发展替代能源和碳封存利用等措施相比,节能提高能效不仅可以贡献50%以上的减排潜力,而且是“负成本”措施,可以覆盖减排成本并获得额外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益,是减排温室气体的最佳选择。

节能提高能效是减排温室气体的最佳选择

节能:培育发展绿色动能

当前,世界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明显加快,各国积极抢占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制高点,都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重点突破方向。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有世界上最强烈的环境改善诉求,有最大的节能市场,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发展节能产业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产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带动从业人员超过60万。大力发展节能产业,一方面促进传统产业提升质量和效益,降低全社会实体经济用能成本,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依靠创新驱动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可以为培育发展绿色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

北京市海淀区节能服务产业分类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专家观点不代表工作室立场)


责编:姜舒译、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