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大老爷们苦练"绣花"功夫,只为群众能脱贫!

2017-06-15 19:49:09来源:海外网
字号:

人民眼

到农村去!到偏远的角落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在人流争相涌入大城市、追求生活高品质的当下,有那么一批人逆向而行。他们俯下身、勇担当,用心、用情、用力,苦练“绣花功夫”,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驻村蹲点不易,点滴收获,成倍付出。一路走来,遍尝酸甜苦辣咸。

在大江南北的6个省份,眼哥找到了6位坚守一线的扶贫干部,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心声。

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黄宏光:湖北省咸宁市科技局副局长、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下图左一)

图片1

张晓华:重庆市开州区满月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双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下图中)

图片2

杜继英: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下石勒村党支部书记

图片3

赵建根: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左卫镇叶家辛窑村党支部书记

图片4

李 明: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党总支书记

图片5

刘如祥: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高台乡百家池村党支部书记(下图左一)

图片6

扶贫干部不缺,缺的是群众信服的人

驻村伊始,难免忐忑。在村里走访了一圈,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在工作中,张晓华发现,有些扶贫干部对贫困户缺少感情,把落实扶贫政策当作“施恩”于民,工作不扎实,群众就反感。有些贫困户说:“只打电话慰问有啥用,既没送来政策,又不带真金白银,还净耽误干活!”个别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驻村后不会农村话、不懂农村活、不知农村事,怎么能跟村民推心置腹,怎么了解实际情况,找到扶贫突破口?

做了多年村干部,杜继英的体会是,只要能俯下自己的身子、摆正自己的位置,真心为群众脱贫致富想法子、干实事,大家跟着得到了实惠,自然就会信服。

循着这个思路,黄宏光找到了突破口。村民陈其美的甲状腺瘤在脖子上挂了17年,干不了活儿,养不了家,村里谁看见都说他可怜。“我们帮陈其美联系手术,通过医疗救助政策报销了90%医药费。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后来把我们工作队请到祠堂,凑钱请我们吃了一顿饭,当然最后钱是我们结的。这在农村算是很高的礼遇了,工作也就打开了局面。”

一碗水端不平,后续工作难开展

精准扶贫,先得精准识别。可在村民小组会上,当着乡里乡亲识别贫困户,村民往往不肯讲实话,怕伤面子、得罪人。向左邻右舍了解情况,也很难保证准确。黄宏光更是遇到了大麻烦,驻村的第二周,村委会“精准扶贫办公室”的牌子就被砸烂。

“人情制约”,成了精准识别的拦路虎。不破除,一碗水就端不平,后续工作难开展。

张晓华找到了大数据系统,对财政供养人员、公司法人或股东、家庭购置车辆以及城区购买商品房的人员进行比对、清理。只要属于这四类人员,一概取消贫困户资格。

杜继英也有感悟——村两委班子要团结起来,抵制歪风邪气。“在我们的扶贫工作会上,村民代表经常嚷着大嗓门跟我和村主任讲理,激动时还拍桌子。我觉得当面说真话好,对开展扶贫工作更有利。”

黄宏光和同事们把贫困户名单上墙公示,让来“讨公道”的村民自己去“比穷”。这一招管用,村民们服气多了。

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是法宝

有些贫困户,抱着“等靠要”心态,好吃懒做,但精准扶贫不能放弃这些人。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典型,让贫困户学有榜样;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攻其软肋”,让他们明白,单靠国家政策能靠一时不能靠一世。

在李明看来,要让贫困户“开眼看世界”,不能死守老观念。要不然,就算引进的产业再好,群众因为没有接触过,也不愿意尝试,工作推动起来就难。

刘家岭村有位“懒汉”,叫陈得利。他被定为贫困户后,很多村民向黄宏光提意见,问:“你们扶贫工作队是不是给懒人当保姆?”黄宏光鼓励陈得利自力更生,帮他在深圳找到了打工岗位,现在夫妻俩在那里的工厂里每月可挣5000多元,已经脱了贫。陈得利说:“以前觉得家里横竖没希望,现在找到了出路,闲下来反而不适应了。”

刘如祥所在的百家池村,残疾贫困户王学祥长年种果树,但因为缺技术,种出来的果子品质差没人买,有一年滞销烂掉了一吨多。后来,刘如祥请来农技专家帮扶,并让王学祥长期赊购化肥,免费使用合作社的农具,王学祥很快就脱了贫。

产业扶贫“吃补药”,不能”吃泻药”

这些年,产业扶贫已成共识,但做好并不容易。有外地的村干部到百家池村考察,看到水果产业搞得好,一亩能有两三万元收入,也打算引进水果种植。刘如祥就问他,我们这靠江不愁水,交通也便利,出村不远就能上国道,这些条件你们村有没有?对方想了想,不说话了。

赵建根曾在产业上跌过跟头。叶家辛窑村建成温室大棚的第一年冬天就赶上了大暴雪,损失过半;第二年修整好大棚种上西红柿,又因滞销损失17万元。

黄宏光觉得,风险大了担不起,周期长了等不起。产业扶贫“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得处理好快慢、长短的关系。要优先发展“吹糠见米”风险小的产业,让贫困户早些获益;同时也要久久为功,让贫困户有长远的稳定收益。刘家岭村因地制宜,把风险小、收益稳定的光伏发电作为产业扶贫的一部分,每户安装3千瓦光伏发电板,一年收益3500多元。

脱贫有反复,还得谋长远

这两年,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帮云山村建了几个科技示范基地,让李明和村民们见识了科技的威力,“就说冬季马铃薯吧,去年冬天种下去的,今年4月就见了效益,每亩能收9000元。这些优质土豆很快接到了订单,一收获就被送到了昆明高校的食堂。”

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的贫困村,想要长效脱贫不返贫,还是要补上要素短板,发展有特色的产业。依托椪柑、花卉等产业,刘如祥所在的百家池村有44名贫困人口就地变成了农业工人,去年人均增收9770元。

在叶家辛窑村,赵建根带领村民搞了采摘园。过去配套设施不完善,餐饮住宿跟不上,游客来采摘半天就会离开。今年,村委会引进一家企业投资5000万元,整体规划打造乡村旅游项目,采摘、餐饮、住宿、游玩一条龙,“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乐”,实现长远发展。(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民眼工作室 程远州 曹怡晴 乔栋 马晨 张文 李茂颖)


责编:姜舒译、李方及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