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画额佩戴彩绳
佩香囊
外国友人学包粽子
据文献记载,端午节的最初形成是在战国时期。先秦到汉代是端午节的初期,人们还保持着很盛的原始信仰观念即午月午日(魏晋后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的观念,自然地采取避忌措施。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人们的原始信仰观念有所衰退、淡化,端午节早期主题的传承动力逐渐减弱。这种变化的标志就是产生了用纪念历史人物的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的记载。
关于五月五日吃粽子是为了祭祀屈原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端午舟船竞渡是为了表达抢救屈原愿望的传说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端午节源于纪念伍子胥或曹娥的传说最早见于汉末邯郸淳写的《曹娥碑》。这些传说的产生表明,一方面端午节的早期传承动力弱化了,一方面又出现了新的传承动力,这就是纪念历史人物。这使得端午节的主题发生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节日生命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29日 第 11 版)
责编:童芳、海客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