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趣谈:屈原不姓屈

2017-05-28 07:50:2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按周代礼制,同姓不通婚

孔子:因昭公躺枪

春秋晚期的鲁昭公干了件糗事: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国君娶夫人不是很正常吗?这事糗就糗在鲁、吴为同姓之国,按周代礼制,同姓不能通婚。

所以这件事让很多人为难。首先鲁昭公就很为难,怎么称呼这位夫人呢?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所生长之国名加她的本姓,那么,这位夫人依礼应当称为吴姬。如果把姬字叫出来,那不就等于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国君娶了同姓人家的女子吗?于是为了隐讳,只好改称为“吴孟子”。

要知道,姓与氏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不一样:姓是决定能否通婚的依据,即同姓不能结婚;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即平民无氏,只有贵族才有氏。我国自古也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大意是如果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后代不繁盛。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委党校研究员郑承志以屈氏与熊氏为例介绍,二者同出芈姓,两大家族千百年来秉承不通婚之习俗。秭归江南民国年间所修《屈氏宗谱》记述年代约500年,入谱屈氏夫妻1000对,屈、熊二姓通婚者仅5对,平均每100年、每200对夫妻中才有1对“熊屈通婚”。三峡工程移民秭归共迁出熊、屈二姓人口1300人,加上异姓配偶为813户,通婚者仅12对。

然而,鲁昭公是明知故犯,只是不好明说。没想到这件事居然让孔子也躺枪。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国。陈国有个官员陈司败问孔子:“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就把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请进来,说:“听说君子无偏私,君子也偏私吗?昭公从吴国娶的女子和他同姓,只好叫她吴孟子。如果说昭公知礼,那谁不知礼呢?”

其实,对于知礼不知礼,孔子心里明白得很。但别人问到自己的国君,他绝不会批评国君的不对,这叫为君者讳。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啊。如果有了过失,人们就会知道。”

后来,这件事还让鲁国史官为难。按说国君娶夫人是大事,应该载于《春秋》,就像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齐”。但是鲁昭公娶吴孟子,我们现在已经不能从《春秋》看到,或许史官根本就没记下来。等到鲁哀公十二年,昭公夫人去世,史官也只是含混地记了一句:“孟子卒。”不书姓,不称夫人,不言葬小君。

责编:吴正丹、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