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条丝路 同一个梦想

2017-05-13 14:12:42来源:新华社
字号: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彭梦瑶)丝绸之路像一条金色丝带,飘扬在历史长河之中。时而清晰可见,时而淹没于金戈铁马荡起的烟尘。如今,高铁、公路取代了驼铃马道,“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友谊之路、发展之路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起沿线人民的共同梦想。

“洋张骞”的丝路梦

乌兹别克斯坦小伙康晓鑫的家位于丝绸之路之上有着约三千年历史的古城撒马尔罕。从小,他便在父母影响下向往中国这个位于丝路东端的国度。长大后,在家人的支持下,他选择中文作为大学专业,由此开启了自己的“中国梦”。

学习中文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康晓鑫回忆起第一次听写时,他连“木”和“不”都分不清楚。在几位中国老师手把手指导下,他一步步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发表第一次中文演讲《我爱你中国》、学会第一首中文歌《我的中国心》、第一次登台扮演中国汉代通西域的使者张骞、第一次品尝地道美味的中国菜、第一次亲身体验中国人的习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他,激励他不断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康晓鑫在“汉语桥”比赛中闯入全球十强,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成为上海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专业硕士研究生。

康晓鑫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家。如今,这名乌兹别克斯坦年轻人像张骞一样沟通东西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水到渠成爱情梦

伊朗女孩何枫也是在家庭影响下萌发对中国最初的好奇与向往。“小时候爸爸教我看地图。他指着丝绸之路告诉我,这里是伊朗,那里是中国,两国自古就是朋友。我脑海中常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古人骑着骆驼,载着香料,在沙漠中一路前行……”

何枫高中毕业那年赶上伊朗唯一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招生——这所大学的汉语专业每三年招生一次,而她的分数刚好达到录取分数线。她便从此开始汉语学习之路。她说,一切都像是“命运的安排”。

四年大学时光转瞬即逝,何枫的汉语水平日益提高,也在当地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机会。但是她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梦中的丝路在哪里?”带着这样的思考,她说服家人,决定到中国留学,亲身体验这个在梦中无数次出现过的国度。

令何枫意想不到的是,她在追逐“中国梦”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就在她准备留学时,一名学长向她表达了爱意,并决定和她一同动身前往中国学习汉语。这名学长就是她如今的丈夫帕尔萨。

“感谢丝路、感谢汉语给了我生活、给了我爱情。”何枫说。

初结果实树人梦

来自“万湖之国”白俄罗斯的刘美也是个怀揣梦想的姑娘。“小时候我想变成一只鸟儿,展开翅膀,飞过天空。长大后,我爱上旅行,希望游遍世界,了解不同国家的风情民俗。”

如今,刘美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一名汉语教师。随着阅历不断增长,刘美意识到,尽管各国文化千差万别,人们心中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共同理想并无二致。从这个角度讲,人类都处在同一轨道。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便是基于不同国家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是连接各国人民的同一条带、同一条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大陆各国逐步推进,刘美清楚地感觉到,她的个人梦想与中国、与“一带一路”越来越贴近:依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刘美培养的许多白俄罗斯学生都成功进入中资公司工作,她本人也以翻译身份见证着当地“一带一路”项目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美的“世界梦”“树人梦”也在“一带一路”的大树上结出了果实。

责编:夏丽娟、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