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普惠之路、文化之路、民生之路

2017-05-13 14:11:1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智观天下


明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要开幕了。三年来,从发出倡议到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有何作为?中国倡导“一带一路”的优势基础何在?在“一带一路”宣传中如何讲好民众故事、促进民心相通?你对即将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又有怎样的期待?今天,小智邀请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灵桂教授,与你探讨“一带一路”中的经济、文化与民生的命题。

图片1

王灵桂

普惠共享,实践“一带一路”经济模式

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功造就了一批跻身“发达”行列的国家,但实际上只解决了全球七分之一人口的发展问题。其中,西方国家是主要受益者。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并没有通过资本主义的路径得到有效解决。在长期以来形成的成熟运作模式中,西方国家建设的各类世界性、区域性金融机构为全球经济治理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以IMF等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时,设置大量苛刻的附加条件作为“门槛”,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获取建设资金的难度。如何改革全球经济治理问题,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呼吁。囿于性质局限,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性金融机构,虽屡经改革,依然难以摆脱资本主义的基本框架和内在逻辑。少数国家的少数人掌握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财富,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中,没有平等互利可言。

2017年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倡议,再次号召各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均衡普惠发展。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经济发展要惠及世界人民,惠及全球所有国家,由人类共享发展成果。现在,在国内经济稳定的形势下,我们增加了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援助,与各国携手共书发展新篇。

过去巴基斯坦因极度缺电,仅卡拉奇一个城市,每年就有1000余人死于高温。议会大楼数十年饱受断电困扰,严重影响政府办公效率。中国是唯一帮助巴基斯坦大规模改善电力问题的国家,尤其是太阳能板实现规模化生产后,进一步加大了对巴基斯坦的电力基础设施支持,帮助解决其办公用电和生活用电问题。在中国支持下,牙买加建成了纵贯南北的大通道,境内人员、货物和商品流通极大便利化,其国内对中国援建的声音,也从初有质疑到拥护认同,完成了认知上的全方位转变。

图片2

卡拉奇一名男子在水中躲避高温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各国共同见证了一点,那就是在改善贫困问题上,中国解决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听其言,观其行”,对于国际关系也同样适用。这样的发展成就,是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底气,也是让世界各国对我国发展理念信服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类项目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中国用共同发展的行动,为各国带来切实可见的利益,这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必然进一步转化为各国对“一带一路”的持续性支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世界发展长河中,是史无前例的。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依托开放包容的发展心态,不设区域限制,不局限于沿线国家,而是囊括了所有愿意参与倡议的国家。这样的伙伴关系和兄弟感情,超越了简单的买卖关系,弥补了资本主义冰冷金钱体系里的“基因缺陷”。取而代之的是利益共同、责任共同的命运共同体。

包容兼济,厚植“一带一路”文化优势

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早期全球化进程中,也高举“文明”的旗帜。不过,在文明与不文明之间,划定了泾渭分明的界限。凡是不符合欧洲规范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都不属于文明范畴,而需要被“启蒙”和“开化”。在西方主导的文明语境下,包括中国、印度、埃及等在内的许多文明古国,虽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却被贴上“不文明”的标签。狭隘的文明观,最终演变为殖民主义的粉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实际上,文明从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与狭隘的文明观不同,中华文化正因其博大而多彩斑斓。唐初年,伊斯兰教以和平方式传入中国。在近1400年的本土化历史中,与中华文明及各类宗教形态和平共处。当世界掀起反犹浪潮时,中国却张开了接纳的怀抱,对犹太人和犹太文明表现出极大的善意和包容。中国人说,“隔教不隔理”。信仰不同,其道相通。在文明的路上,因拥有共同的价值内核,往往殊途同归。除了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中华文明里还具有独特的“天下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放眼天下的情怀和担当,已经成为深入我们骨髓的文化基因。尤其是在今天,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已经具备了兼济天下的能力,也愿意主动承担起这份大国责任。“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对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扬。

今天,“一带一路”俨然成为全球智库、媒体、NGO组织,以及普通民众之中最热的词汇之一。不过,一种新思想、新理念的提出,需要一个被逐渐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尤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与资本主义逐利至上的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西方民众暂时的疑虑实属正常。

当历史照进现实,一个有趣的场景是,在浙江义乌,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在这里安家立业,甚至娶妻生子。在义乌的小饭馆里,常常可以见到不同国度、肤色、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围坐一桌,其乐融融。“一带一路”涉及地域广泛,文化生态多元,而文化相通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等异质文明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无数事实证明,异质文明是完全可以兼容的。这种文化特质是“一带一路”的先天优势和文化保障。

图片3

义乌的外国志愿者

双向沟通,讲好“一带一路”民生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五通”目标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民心相通。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宣传中,讲好参与国家的民生故事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5月以来,CCTV4推出五期“一带一路”特别节目《大道共赢》。记者深入“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煤矿、井下、车间等基层区域,走访外国工人家庭,与他们聊“一带一路”对生活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在采访中,被访者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在解决就业、改善民生、普惠发展等方面的积极评价。一位外国煤矿工人感叹,“‘一带一路’让我过上了体面的生活”。正是这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他们看到,“一带一路”确实是一条民生之路、普惠之路、圆梦之路。

图片4

巴基斯坦建筑工人

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一带一路”的对外宣传中,面向某些国家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美、印两国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尚未明确表态。这固然有出于不同立场的战略考虑,但也与“一带一路”理念在两国缺少有效传播有关。一些美国智库的专家学者曾表示,在美国国内很少接触到关于“一带一路”的宣传片,即便有,也以中文居多。而印度作为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拥有自己对文化的独特理解。中印之间交流的缺乏是双向的。有人说,在我们眼中,印度还是五十年前的印度,而在印度民众眼中,我们还是五十年前的中国。一些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显示出对当地文化、习俗和法律了解程度的欠缺,同时也没有建立让对方了解我们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对外宣传中,要以对方民众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进行理念阐释。比如,从“一带一路”促进工人就业、提高民众收入、恢复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角度入手,并且就“一带一路”如何与各国原有的发展计划实现对接做出合理解释就会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可以预见,开幕在即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普及发展理念、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必将辐射强大“正能量”。从参会者名单来看,除了29国元首政要,还包括国际社会的各类智库、企业、媒体、NGO组织,涵盖各国各行各业1000余人。这也是由中国政府自己提出的涉及全球发展理念的国际性会议,具有划时代意义。经过三年多的宣传、普及和推广,本次论坛将是“一带一路”三年来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论坛之后,“一带一路”必将进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加快实施阶段,在行动中深化理解、收获硕果。(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采访、整理:荣翌、刘烨)


责编:夏丽娟、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