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畅通教育合作

2017-05-13 14:07:34来源:海外网
字号:

中国政府援建的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中文系教学楼  新华社记者 代贺摄

“我见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他们修铁路、造桥梁,非常了不起。于是我也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服务家乡的建设。所以得知招生信息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来自东非肯尼亚的丹尼尔这样解释自己来到中国学习高铁技术的动因。与他一样带着高铁梦想,到中国高铁技术最高学府——北京交通大学就读的还有其他59名肯尼亚学子,他们分两期到该校学习。

丹尼尔等肯尼亚留学生的突出表现也赢得了北京交通大学老师的赞誉。负责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朱亚彬老师说:“他们特别愿意提问,课堂上非常积极。他们实验完成速度和质量与中国学生相比,也是很不错的。我之前还担心这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会跟不上国内学生的实验课节奏,现在看来,完全没问题,他们与中国学生没有区别。”

突出的表现背后是辛勤付出。这些肯尼亚学子知道,今年6月,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将开始试运营,标志着肯尼亚将迎来高铁时代。而他们在华学习项目正是蒙内铁路的建设方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旨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高铁技术培训,使其尽快成长为本国高铁运行、维护、管理的一流人才。他们唯有发奋努力,充分利用好来华留学机遇,把相关知识学扎实,才能为服务本国的高铁时代打下坚实基础。

① 为共建提供人才支撑

肯尼亚高铁人才培养项目只是中国路桥与北京交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项目的一部分,双方将以此项目为基础,进一步为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这对于落实中非“加大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加强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中国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做到经贸走到哪里,教育的民心工程就延伸到哪里,教育的人才培养就覆盖到哪里;力争推动教育发展和经贸合作并驾齐驱,成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力争发挥教育‘软力量’,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事半功倍。”为此,教育部于2016年7月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措施,并取得了先期成果。

在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方面,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介绍说,一方面,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领,推动更多中国学生到沿线国家留学。2016年,我国选拔近230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赴34个国家,选派近910名涉及37门非通用语种人员出国培训进修。另一方面,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额外提供总数不少于3000个奖学金新生名额。进一步树立“留学中国”品牌,注重来华留学高端人才培养,设立卓越奖学金项目,培养发展中国家青年精英和未来领导者。

在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方面,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许涛介绍说,截至目前,经审批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达到2539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项目和机构为1248个,高职高专层次项目和机构928个。推动了一批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浙江大学爱丁堡联合学院等。

同时,境外办学稳妥推进。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已在境外举办了4个机构(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和近100个办学项目,这些机构和项目大部分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许涛透露说,教育部下一步将出台促进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文件,为“一带一路”人才支撑提供制度保障。

② 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之一,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沟通、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教育合作渠道畅通是其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加强教育政策沟通。据许涛介绍,我国先后与沿线24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方面,我国积极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协调世界银行编写了《关于国际教育趋势及经验的政策建议》,牵头组织制定了《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和《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

在畅通教育合作渠道方面,许涛指出,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签证便利化,努力扩大教育领域合作交流,以期形成往来频繁、合作众多、交流活跃、关系密切的携手发展局面。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学术交流平台,吸引各国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推进“一带一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根据教育部近期公布的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新增11个小语种专业。到2020年,该校计划开设100多种外国语课程,将覆盖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此举旨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互通,同时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许涛指出,教育部支持北外等高校通过引进外国师资、公派留学、与国外高校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教授语种的种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许涛介绍说,在推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方面,有关部门重点组织开展了国别和区域研究,全面加强对沿线国家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理解,为推进民心相通提供智力支撑。具体来说,共发布了141项研究课题,其中70项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了系列智库报告,覆盖沿线国家66个。

③ 整合国际国内资源

“一带一路”贯穿了亚欧非,既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又有更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差异很大。该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响应。在外交部前副部长何亚非看来,其原因在于“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全球治理模式的创新,是中国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举措,反映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声。

“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致力于建设的教育共同体无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基础性维度,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更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积极建设者和开拓者。在“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方面,中国大力整合相关资源,利用各类平台,调动各方积极性,打造教育共同体。

在国际层面,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一平台,不断充实其内涵,支持贵州抓住作为该论坛永久举办地机遇,广泛开展与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提高贵州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在上海合作组织合作框架下,5个成员国的70多所院校已经联结在一起,形成了若干共同建设的专业方向,这为成员间的进一步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中国参与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纲领性文件。在许涛看来,接下来的重点任务是以省部签约共建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推动该文件的贯彻落实。他介绍说,教育部在与新疆等地方教育部门的沟通磋商中,逐步形成了一条思路,即教育部和沿边为主、国家对其“一带一路”建设有明确定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基础薄弱的省份签约,给予其实质性支持,开展共建。基于此,教育部与福建、广西、海南14个省(区)、市签署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基本实现与“一带一路”主要节点省份共建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平台的全覆盖。接下来,教育部和签约省份将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并形成具体分工方案。

对即将于本月中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许涛透露说,论坛将设置“民心相通”平行会议,相关教育合作与交流重要成果将在此会议上进行展示。

链接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特色省份

●甘肃将围绕国家向西开放大门户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典型案例:突出重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实施“西部连片贫困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宁夏重点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批中阿联合研究机构和智库。典型案例:落实中阿大学校长论坛签署的各项合作协议,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加强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建设。

●贵州将依托“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举办地的机遇,广泛开展与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典型案例:重点看贵州高校与东盟开展教育合作交流对各国教育发展的促进情况。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典型案例:“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滇西边境山区英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以及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中国一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

●海南重点加强与海上丝路国家及中东欧国家和中亚国家在人文交流、双向合作办学、双向留学等方面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典型案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汉语、热带农业、热带医学、海水养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新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中亚西亚国家接壤,在教育对外开放,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典型案例:多领域、深层次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以及中亚基地对外汉语教材建设。(吴 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03日   第 11 版)

责编:夏丽娟、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