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大首场记者会:发改委解读中国经济发展

2017-03-06 14:07:5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3月6日电 上午10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将在梅地亚中心 举行今年两会的首场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何立峰首先代表国家发改委对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支持、帮助、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他表示,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昨天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去年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对2017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受国务院的委托,国家发改委也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且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今天我们也把这个计划草案提供给了各位记者朋友作参考。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实发挥好宏观调控和综合经济部门的职能作用,当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参谋助手,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随后,他与两位副主任一起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全文如下: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和央视移动新闻网记者】

去年,我国的经济增速是6.7%,这个速度也是创26年来的新低,我们在采访中确实了解到有些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表示担忧。昨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们预期的目标只有6.5%左右,请问这是否印证了这种对前景担忧的判断,您对中国经济的形势怎么看?确定这个目标的主要考虑是什么?谢谢。

【何立峰】

谢谢。我理解你提的这个问题一是对去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还有对今年经济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第一个问题,我想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去年经济发展结果是比较好的,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从经济数据来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6.7%,第四季度达到了6.8%,与之相匹配的其他经济数据情况也非常平稳,大体上跟经济增长指标的情况相吻合、相一致。表现比较突出的像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这得益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1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在其他国家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

又比如脱贫攻坚,昨天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我谈到了这个事情。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贫困发生率非常高,去年当年又减贫了1200多万人,贫困率已经下降到了4.5%,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国家要做到这么大规模的在现行标准下的稳定脱贫非常不容易。另外,我们去年的价格走势也是非常平稳,基本上生产资料价格、生活资料价格和其他方面的价格都是比较平稳的,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保持一致,其他方面的指标也大体如此。昨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平稳健康可持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国的经济增长从原来的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前五年大体上有三年经济增长幅度7%到8%左右,有两年是6.5%到7%之间,去年是6.7%,这是逐步缓慢地回落,每一年经济增量和上一年的经济增量相比,都是增加的,这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中国有句古话“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我们在经济发展当中、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加大了工作力度,客观效果是很好的。这就引申出结构调整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三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一直没有停止,步伐还在越来越快,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是受益者,同时中国自身的发展也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在迅速形成,为与我们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经济总量大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左右,但是去年的经济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的比重超过30%,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绩,这也充分说明去年经济在各个方面是平稳健康的发展。

关于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在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确实有这种必要性,因为中国是一个有将近14亿人口的大国,就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解决新增工作岗位是很困难的。按照我们的经验认识,现在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上可以创造新增就业岗位170万人左右。我们今年的就业目标1100万人以上,仅大学毕业生将近800万,还有其他新增的城镇和农村就业人口。

二是经济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很多民生以及其他方面的短板要补,需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没有可能呢?我们认真分析了以后,认为可能性非常之大,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最主要来自刚才汇报的,去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今年的发展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将会创造更多的条件、更好的环境。

在座的各位记者来自四面八方,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对各地的发展都有很多很好的看法,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希望及时跟我们沟通,我们共同努力,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克强总理在昨天上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谢谢。

【新京报记者】

我们想关注一个关于价格改革的问题。我们注意到,PPI从去年9月份开始是由负转正,到了今年1月份上涨到了6.9%,速度比较快。再有,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比如钢材价格涨幅较大,对于这个趋势是怎么看的?就今年来说,价格改革方面会出哪些措施?谢谢。

【何立峰】

谢谢,这个问题我想请我的同事宁吉喆副主任回答。

【宁吉喆】

好的,正如刚才何主任介绍时说的,去年我国价格总水平基本平稳,当前仍保持平稳运行,去年全年CPI上涨2%,在去年的预期目标3%之下。您刚才提到的PPI,去年全年还是下跌了1.4%,但是从去年9月份以后由负转正,而且比较快地攀升。今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2.5%,PPI确实上涨幅度高一些,6.9%,但总体上看,仍然是正常的,国家统计局过几天还要发布2月份的CPI和PPI的数据,大家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宁吉喆】

PPI的较快攀升,主要是恢复性上涨,一月份6.9%的同比涨幅看起来比较高,但是去年1月份是下跌了5.3%,所以今年1月份的6.9%扣除去年1月份的5.3%,两年来,仅上涨了1.6%,所以是恢复性上涨。目前我国能源材料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对外的依存度也比较高,所以价格的上涨受国际国内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的影响比较大。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即所谓的“三黑一色”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PPI上涨的贡献达到80%。从国际上看,去年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和有色金属的价格明显上涨,大家都看到了,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很大,这是我国PPI止跌回升的重要因素。从国内看,过去几年,煤炭、钢材的价格总的看是持续大幅走低的,环渤海动力煤的价格一度跌到了每吨300多元,下跌了近60%,主要市场重点钢材品种综合平均价格一度跌到了2000多元一吨,下跌了近70%。相关行业普遍亏损,市场深度调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去年9月份以来,煤炭、钢铁市场供求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价格触底回升。

【宁吉喆】

今年的物价预期调控目标,昨天大家都听到了,总理说CPI涨幅预期目标3%左右,实现这个目标是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我国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现在农产品也要去库存,工业消费品总体供大于求。生产资料的产能总体上是充裕,甚至是富余的。服务业的供给有短板,在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中增加的也比较快,所以大家看出,我们国内市场供求是基本平衡的,是我国价格总水平稳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宁吉喆】

但同时确实要看到,国际上一些大宗商品特别是油价的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输入性涨价的压力有可能加大,国内的少数服务和少数产品也会在一定的时段、一定的区域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我们将密切关注CPI、PPI及其走势,相机抉择,精准调控,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家发改委作为价格调控主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做到这一点。

【宁吉喆】

但同时确实要看到,国际上一些大宗商品特别是油价的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输入性涨价的压力有可能加大,国内的少数服务和少数产品也会在一定的时段、一定的区域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我们将密切关注CPI、PPI及其走势,相机抉择,精准调控,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家发改委作为价格调控主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做到这一点。

【宁吉喆】

你刚才提到价格改革,30多年来,价格改革取得显著的成就,目前在全部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由市场决定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比例已经达到97%左右,只是还有极少数重要的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还是由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也日益完善。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价格改革,同时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保已经部署的价格改革落实到位,包括大家关心的食盐价格、农产品和农业用水价格等方面的改革。二是打好电力、医疗、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的攻坚战,这些领域都很重要。三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监管,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和市场信息,稳定市场预期。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一起做这项工作。还要做好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工作,确保市场价格秩序规范。四是有序对接国际市场,健全相关机制,着力缓解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在整个价格改革中,要通过方案的设计、政策的调控、市场的监管等,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不受影响。谢谢。

【凤凰卫视凤凰卫视记者】

近年来,我们发现实体经济面临很多压力,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引起社会非常大的关注,有很多评论认为,如果持续这种脱实向虚,可能对我们经济持续长久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请问在新的一年有没有新的政策来振兴我们的实体经济?谢谢。

【何立峰】

这个问题请张勇副主任回答。

【张勇】

谢谢。昨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当中,对支持和振兴实体经济进行了论述,并且特别强调实体经济从来是我国发展的根基。那么,事实上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其中应该说实体经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在这期间,我国的实体经济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活力和创造力,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将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深化改革,二是优化环境,三是打造平台。

深化改革方面,这些年我们不断地为企业在市场上能够更好地发展创造环境,特别是在简政放权、降税减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同时运用一些市场手段,通过PPP、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在优化环境方面,政府不断改革产业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实施公平竞争的审查制度,防止政府过度和不正当干预市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时按照中央去年下发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产权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同时,我们还联合相关部门建设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使实体经济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

打造平台方面,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国家级新区已经达到了18个,批复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时启动建设4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89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实体经济发展到今天,确实面临着很多困难、矛盾以及挑战,这些既有长期积累形成的供给质量效率不高等结构性问题,同时,也有市场环境不完善等机制性障碍,还有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的外部压力等问题。因此,实体经济要进一步发展,企业内功需要练好。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始终把促进、振兴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相关工作。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全国人大批准之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于支持和振兴实体经济具体措施和政策,具体到发改委来说,主要围绕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做到四个着力:

一是要着力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制度建设,给企业进一步发展空间、促进企业的质量升级,要有一个进一步适合需要的新的计量质量和认证认可体系方面的建设,需要加大力度。

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各位记者也注意到,虽然我们下了很大的气力,在降税减费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展,还需要我们政府进一步做好工作。

三是着力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进入新时代以后,再靠过去的一些老的传统的发展模式确实很难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因此,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我们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促进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动能,为企业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四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清除落后产能,使市场能够更加持续健康,使实体经济发展得更稳健。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我再多说一句,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它也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我觉得这个原则是不能变的,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当中,也要始终坚持和贯彻这个原则。谢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常说五年规划看开局,另外刚才何主任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谈到,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的问题是,目前怎么来评价去年的开局,这个开局到底开得怎么样?另外,要完成“十三五”规划的目标,现在还存在哪些亟待克服的问题和短板,下一步怎么撸起袖子加油干?

【何立峰】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先谋后动、动则必成。去年全国人大会议顺利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这是我们对整个“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谋划。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个部门先后制定了20多部重点专项规划,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先后制定出台了100多部各领域专项规划,各地区也都制定了省级“十三五”规划,这就是我们的“谋”。 而且,在规划体系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就是在试点空间规划编制,以及跨行政区的五年规划编制,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些规划编制使我们非常清晰知道,这五年当中每一年大体应该做哪些事项。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整个“十三五”期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确定了,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有特点的事情,“先谋”,然后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认真贯彻实施好规划。经过一年的努力,在规划的引领下,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个企业都很努力地贯彻实施。昨天在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去年各项工作,我个人理解,都包含了“十三五”规划当中的内容,特别是去年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得到了很好实现。

规划实施过程中,对于发改委牵头的规划,实施情况也是比较良好的,涉及到经济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民生方面、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从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看,基本上实施情况都良好。到明年适当的时候,我们将组织力量对“十三五”规划和各个重点专项规划、其他各领域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看看还有哪些具体问题,我们会进行一些微调。最主要的是,检查发现还存在哪些困难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顺利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实现。我们有这个决心,也有这个信心。谢谢

【中国日报和中国日报网记者】

昨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多次提到了关于“一带一路”建设,请问倡议提出以来,有哪些实质性的进展?2017年从发改委的角度,还会继续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何立峰】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重要演讲,第一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3年10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印尼的时候,在国会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之后经过中央全会的决策,“一带一路”上升为我们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去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们“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的三年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并且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三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它的核心价值理念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和人民所共识,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也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各方面所认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五通”:一是政策沟通,就是相互之间在政府层面要进行很好的政策沟通;二是设施联通,包括基础设施,比如道路、铁路、机场、港口,还包括相应的管道设施以及通信设施等等,这些方面的设施在沿线国家之间能够更加通畅;三是资金融通,因为经济建设需要资金支持,怎么能够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各国之间要进行很好的协商,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四是贸易畅通。因为最终经济活动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实现,所以贸易畅通方面按照互相商量的共识来推进;五是民心相通,沿线国家人民之间互相往来更加密切。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基本原则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越来越被沿线各国人民所共同的接受、认可,并且在发扬光大,不断地充实具体内涵和内容。我们认为,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是快速的,成果好于预期。倡议已经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响应,我们已经先后和沿线国家签订了将近50份的政府之间的合作协议和70多份和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同时经过共商,推动共建了一批标志性的合作工程,比如像印尼的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国和老挝之间的中老铁路,还有一批港口和其他设施等等,从现在的进展情况看是良好的。近三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并且这些项目进展情况的效果是良好的。

现在到中国留学的青年学子超过一半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学生。还有很多民间的往来,所以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景越来越光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项目越来越多,它的成果越来越丰硕。

在今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已经宣布,今年5月将在北京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个论坛包括开幕式、圆桌峰会和高级别会议,外交部正在牵头推动具体落实。发改委将牵头举办论坛当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高级别会议,这个高级别会议简称“1+6”,“1”是主场会议,内容包括“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特别是对核心价值理念、基本原则和“五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能够有很好的发表见解。“6”是六场平行主题会议,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另外加一个智库会议。欢迎新闻界的媒体朋友到会场采访,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讲好“一带一路”建设优美动人、传颂千古的故事。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去产能的问题,今年去产能的目标定得低于去年,这是为什么?另外,政府是否有计划在新的领域开展去产能的行为,比如是否会在有色金属领域进行去产能?谢谢。

这个问题是这次两会上政协委员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去产能是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当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除了去产能以外,还包括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你重点关心去产能问题,非常重要,这是首位的。

【宁吉喆】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我们主动要做的,国际上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去年的去产能任务提出了要求,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召开会议。另外,国务院还要求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和煤炭产能的联席会议制度,有关部门在一起认真分析问题、研究政策、落实措施,再加上各级政府的重视、行业协会的努力,特别是去产能相关重点领域,钢铁、煤炭企业的主动行动,所以去年去产能特别是钢铁、煤炭去产能全年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这是大家熟知的。

总理昨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总结了,2016年炼钢的产能退出超过了6500万吨,煤炭的产能退出超过了2.9亿吨。特别重要的是,去年安置职工达到了72.6万人。与此同时,企业经营和资产状况明显好转,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违法违规生产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当然,刚才讲价格的时候我提到过,中国存在着落后产能。比如你刚才提到的钢铁,媒体也作了很多调查研究,发现一些个别地方还存在着“地条钢”这种落后产能的状况,经过有关方面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已经得到了极大抑制,而且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的指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一起采取有力措施,使这些落后产能限期退出。

今年去产能工作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个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的钢铁去产能目标,就像你刚才提到的,是5000万吨左右,从数字上看确实是比6500万吨稍低了一些,但是这个量也是很大的。据国家统计局数字,钢铁整个产能也就是11亿吨,中国的钢铁表观消费量,一年8亿吨,产能利用率70%多,70%多在市场经济下有一定过剩,但也不是过剩那么多,多出的3亿吨去年已经去了6500吨,今年再去500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产能只剩下10亿吨,中国钢铁消费量前两年就是8亿吨了,钢铁的消费还要增长。所以产能利用率算大账就达到80%了,在市场经济下也是正常水平。当然绝不能松懈,还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今年的基础上明年还要去产能,去产能要和产能利用率结合起来。所以,在去年6500万吨基础上今年再去5000万吨,已经是很大的力度,很大的数量了。全世界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国家现在没有几个了。

同时,煤炭的去产能也明确提出还要再去1.5亿吨以上,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数量,这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去产能的坚定决心,煤炭去产能今年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因为中国的煤炭使用非常广,由于物流的原因,总的产能还是富余的、过剩的,但是去产能在全国坚定不移实施,同时还要保证供应,如冬季取暖用煤,必须保证合理用煤需要。

总之,要下定决心把落后的、多余的产能去掉,才能使我们的钢铁行业、煤炭行业浴火重生,提高企业的集中度、生产效率、生产水平、现代化水平,同时也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要,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因为煤炭的消费特别是一些不合理的消费,是会带来污染的,煤炭的高效利用、清洁化利用也可以改善这些状况。

此外,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一个新的目标,你刚才关心的问题,是不是扩大到有关行业,那就是煤电,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要采取淘汰、重组、改造等多种方式去产能,今年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5000万千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数据。英国、法国全国电力装机也就是7000、8000万千瓦,我们今年一年要去5000万千瓦,这么大一个数量。当然,中国整个电力装机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15亿千瓦,虽然人均发电装机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从我们目前发展水平上看,相对产能富余,特别是小煤电会带来污染,高效的、清洁的大煤电水平很高,中国最先进的煤电厂在上海、浙江,度电耗煤克数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但我们各地情况不一样,存在着小煤电,这就是去产能的新的领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明确的要求,同样要像钢铁煤炭行业一样,把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取得预期的成效。

至于你说的其他领域,因为我们生产资料领域的有色、建材,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些产能富余现象,但这些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要通过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推进去产能。【河南报业全媒体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近两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创业失败的案例市场见诸报端,请问您对此现象怎么看?下一步政府对推进双创有什么打算?谢谢。

【何立峰】

这个问题我想请宁吉喆副主任回答。

“双创”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去年以来全国掀起了“双创”的热潮。我去年到各地调查研究,看了许多“双创”的企业、“双创”的个体工商户、“双创”的个人,深受感动。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广泛深入地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发展生态明显优化,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创业投资领域募集资金量,去年是前年的1.79倍。目前,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2.84,在全球主要国家当中位于前列。

“双创”在孵化企业、带动就业、提升产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刚才何主任介绍当前就业的形势是稳、好,“双创”起了很大的作用。“双创”孵化了大量企业。去年,每天新设立的企业是1.5万家,如果加上个体工商户等,每天是4万多家,市场主体在“双创”的促进下迅速增长,全国市场主体去年年底已经达到8700多万户。双创带动了就业。2016年初创企业新增招聘岗位数超过了240万,对新增招聘岗位的贡献率达到了18.7%。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明显提高,去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61.5万人。参与分享经济、网络经济服务的人,都是几千万为基础,最活跃的分享经济、网络经济都和“双创”密切相关。“双创”还提升了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8%、10.5%,比整个规上工业的增长率6%高出4个多百分点。“双创”平衡了供需,顺应了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提供了大量的新产品、新服务,扩大了有效供给,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

当然,创新创业当中也存在一些初创失败的问题,这是世界各国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我们刚才讲的我国新设企业活跃度为70%,这已经挺高了。作为政府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力支持创业、宽容创新失败,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气氛。目前,国家成立了推动双创发展的部际联席会议,由发展改革委牵头,28个部门参与,各个地方也很重视“双创”,特别广大创新创业者衷心拥护。不仅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大学生创业热情很高,大中型企业也推动设立创新创业平台,像海尔这些大企业,也都适应网络经济,推动创业创新。科技领域更是创新创业的重点领域。

下一步要从五个方面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来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改善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昨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这个要求,要激活个人和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二是强化基础,再建设一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鼓励企业和单位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发挥好国家和地方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特别是要鼓励企业更多增加研发投入,国内比较好的企业,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都是主动增加研发经费的,不仅销售一批产品、生产一批产品,而且研究一批产品、储备一批产品。通过“双创”推进,现在像深圳的一些企业,营业收入当中研发比重都达到了5%以上,有的企业更高。所以,这就能够真正发挥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弥补短板,抓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尤其是要重视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高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是培育新动能,推进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战略,支持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五是要加快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 2025”,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的方向发展,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现在已经到了讲质量、讲技术、讲标准、讲品牌、讲知识产权的阶段,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途广阔,潜力巨大。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涉及的两类人,一类是被疏散到外地的商户,这些人希望得到合理的经济赔偿。特别受关注的是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您能否告诉这些商户,国家准备给他们赔偿多少钱?什么时候发放?第二类是所谓环首都贫困地带,我去过这些地方,的确跟北京有天壤之别,有一些居民很难相信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您怎么回答这些人的疑虑?谢谢。

【何立峰】

首先在疏导交通方面,我们按照规划,正在抓紧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基本上在今年或者明年可以打通。京津冀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规划基本完成,现在正在抓紧建设,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目的就是要通过公共交通解决京津冀区域之间的交通往来问题。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并在2014年2月26日召开了京津冀三省市领导座谈会,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规划层面上已经完成了“四梁八柱”,刚才我已经向各位介绍了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的五年发展规划,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目前已编制出台;现在正在编制京津冀空间发展规划,就是打破京津冀行政藩篱,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来推动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城市病”的问题,北京的空气、水资源、交通等方方面面一些“大城市病”表象的后面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因此要进行有力、有序、有效地疏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是非常不容易做的大事。

二是产业转移升级和转型升级相结合。因为北京有四个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以,不符合北京首都核心功能的一些产业,要有步骤、有序、平稳地退出。有些先进的产能将有序地转移到天津、河北。

三是生态环境要得到有效保护,重点解决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的问题。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大家在这一段时间的报纸上、电视上、媒体上都看到了,比较密集地宣传、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来所做的工作,包括各部门的工作,包括京津冀三省市各地方所做的工作,大家可以图文并茂地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有效成绩。

您提到第一个问题有关动物园批发市场,还有大红门批发市场等等,这些商户正在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要求,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则,由政府牵头特别由北京和河北两地政府牵头,达成了许多共识,这方面进展比预期好,而且还在继续推进过程中。至于说在转移过程当中可能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毕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是非常不容易做的事情,牵扯到方方面面的直接利益,这些问题,北京和河北都在积极研究解决。

第二个问题是周边贫困县的问题。我们在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有专门的章节来表述。在环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中间、周边确实还有一些贫困县,相关工作正在按照国家推进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他们自己很努力。河北省方面也加大了支持力度,要通过发展打造成京津冀非常漂亮的“后花园”,也就是非常美丽的京津冀周边乡村,这方面工作力度正在加大,尤其现在借冬奥会在张家口崇礼举办的契机,正在进行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场馆建设,河北省大力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同时,京津冀三省市密切合作,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协调推动下成立了环京津周边贫困地区协作机制,主要内容就是北京市和天津市从地方财力当中挤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张承地区等环京津周边问题比较突出的县加快发展,着力在产业发展上、科技应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城乡面貌上下功夫。北京、天津的一些优秀基层干部也到周边地区的贫困县挂职,进行工作上的指导、协调和配合;这些贫困县的干部也到北京、天津地区挂职,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共同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进展。

我们相信,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三个突破”,就是刚才向各位介绍的交通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定会有新的更大的进展。前不久,大家看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在抓紧规划建设,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推进,北京“大城市病”会逐步缓解。随着北京、天津、河北之间交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轨道交通进一步改善,将会有更多的非首都功能从北京有力、有序、有效地疏解出去,从而有效地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

“大城市病”不仅是京津冀才有,这是一个全世界共同的难题,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会为有效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中国其他城市群协同发展,共同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提供很好的示范范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可能会提供一个解决世界特大城市“大城市病”的中国方案。谢谢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心,并且希望继续得到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谢谢。

【路透社记者】

我问一下民间投资问题,去年民间投资只有增长3.2%,比2015年的双位数增长有一个比较大的下滑,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提振民间投资?另外,相关的PPP进展情况是否可以透露一下,PPP项目到现在大概一共批了多少,民间投资占的比例能有多大?对提振投资和促增长方面起了多大的作用?谢谢。

【张勇】

谢谢。刚才讲到实体经济在改革开放近40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实际这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这几十年当中由无到有、到发展壮大,相伴的是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非公经济创造了80%左右的就业、60%左右的GDP、50%以上的税收。因此,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绝大多数都进入到了民营经济。应该说,在这几十年当中,民营经济的发展成长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同时,很多技术突破也来自于民营经济。民间投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快速、强劲的势头。

刚才记者提出,去年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到3.2%。我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这个问题。一个方面,这有其客观合理性。民营经济本身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它对市场的反应最敏感,投资的行业应该说都是能取得市场平均利润的。从统计数字看,“十二五”期间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市场前景不太明朗,民间投资在去年出现了一个减速的情况。我觉得,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市场作用正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规避市场的一些风险。

从政府部门来说,除了看到客观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在主观、在工作上存在哪些问题,特别在政府服务、市场准入方面,以及监管等方面,我们还有哪些需要解决、需要改进的问题。实际上,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去年,国务院就专门对民间投资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大督查,而且请了第三方机构对民间投资有关情况进行评估,发改委具体参与了这项工作。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专门听取了民间投资情况的汇报。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促进民间投资的文件。9月份,发改委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民间投资“26条”政策,这也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对于民间投资反映的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包括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都在“26条”中提出了具体要求,各个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解决和落实。

应该说,去年民间投资增长速度虽然不高,但从总量上看也是不小的。去年整个民间投资大概是36.5万亿元,净增了1万亿以上;占全社会投资的61.2%,高的时候前两年是占65 %。民间投资在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各项措施现在也正在见效。从去年8月之后,民间投资增速就开始止跌回稳。

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一是抓落实。关键是把26条具体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为民间投资、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三是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昨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阐述。四是进一步做好服务。去年督查的时候,民营企业不单单说是缺钱、融资难、融资贵,也缺人才等其他支持,希望政府帮助加大培训力度,提振市场信心。这些都是需要政府做的。五是维护好市场秩序,包括诚信体系的建设等,使企业更加放心地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

刚才记者还提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也就是PPP模式。实际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就有这种合作方式。现在我们进一步加大支持PPP模式的力度,一是希望通过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合作,使民营企业能够进入更多的领域,第二是能够对未来有更加清晰的判断,第三是可以加强学习交流,相互借鉴管理经验。

去年以来,据有关统计,有1400个已公示社会资本方中标人的项目通过PPP方式进行投资,总投资是2.4万亿。比如,现在浙江的杭州、绍兴、台州做的一个城际铁路,总投资大概是400多亿,民营企业已经组团来投资,而且希望控股,浙江省政府也非常支持,正在积极推进。我想,PPP是我们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种模式,我们正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使它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脱贫攻坚的问题。我们都注意到,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效果,但与此同时,在一些新闻上我们也看到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像“天梯村”这样的现象,大家看着都觉得很揪心。我的问题是,目前脱贫攻坚进展到了哪个阶段,对于那些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他们真正脱贫,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谢谢。

【何立峰】

2015年11月,中央专门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作了重要部署,吹响了全党全国在“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要求到2020年不落下一个民族、不落下一个地区,能够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非常伟大艰巨的任务。在原有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上,去年各部门、各地区同心协力,比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昨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去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且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总体来看,去年我们脱贫攻坚工作还是非常有成效的,实现了在现行标准下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现在中国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下降到了4.5%,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绩,放眼全球只有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们可以动员组织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推动并且比较好地解决脱贫攻坚这项世界性难题。

今年和今后几年脱贫攻坚确实处在攻坚拔寨、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一个阶段,接下去要脱贫的人口大多数集中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存条件比较差,而且很多是属于刚才您所说的老少边穷地区,这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去年我们对这些问题都做了全面调查,发改委和其他部门一起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要求,完成了整个脱贫攻坚的规划编制工作,包括各专项规划,谋定而后动,这些“谋”的规划已经基本完成。

现在脱贫攻坚工作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统筹,主要是谋划,包括政策设计、资金筹措和运作机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这些工作都已经完成,要求非常明确。省负总责,就是省级党委政府正在全力以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去年完成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非常不容易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再完成脱贫1000万人的目标,其中包括去年完成的24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今年是按照34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任务都是非常繁重的。省负总责,在这方面都在往前推进。具体落实就是市县要抓落实。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运转体制,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是顺畅的,是能够实现脱贫攻坚预期目标的。这项工作正在扎实向前推进。

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李克强总理昨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明确要求,进一步实施“五个一批”扶贫:

第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包括前面介绍的产业扶贫,通过科技元素的大量注入,使贫困地区的产业有一个新的发展,从而能够通过产业扶贫脱贫一批。

第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搬迁下来,通过稳定解决他们的就业岗位,实现稳定脱贫。这五年将近要有1000万人,去年是249万人,还在进行当中,今年是340万人。

第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帮助生态条件脆弱的贫困地区逐步稳步恢复原来的自然生态,经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并与产业扶贫、农家建设等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脱贫一批。

第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这就是要隔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批儿童和青少年通过教育不断地提高文化素质,今后能够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从而能够稳定地再脱贫一批。

第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有一批贫困人口由于身体健康原因,比如残疾人,还有一些由于突发事件影响的原因,可能难以在他这一代或者在他身上完成脱贫的,对这一批人,政府通过社会兜底来保障。

完成“五个一批”脱贫任务,在2020年能够使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能够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程,也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各位记者朋友在各地走动得很多,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我们非常希望你们及时提供给我们,帮助我们发现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从而使我们能及时地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谢谢。

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本场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明天新闻中心有三场记者会,欢迎大家采访。


责编:王栋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