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端需求端协同 将从源头上消失库存

2017-02-21 16:14:22来源:新华网
字号:
摘要: 随着《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发布,“中国制造2025”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侍乐媛:相关部门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二十多部委通力落实,这无疑为智能制造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发布,“中国制造2025”全面转入实施阶段。日前,国家信息中心召开了“大数据智能应用推动制造业变革与升级研讨会”,中外企业、院校代表共同探讨大数据、智能制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为参会的唯一一家家电企业,海尔空调的实践案例被认为是“典型的参考案例”。新华网记者就系列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系主任侍乐媛、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和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安全官邵江宁。

制造逻辑比制造设备升级更难

新华网:从国内宏观环境来看,《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出台为制造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惠及到装备企业、软件企业等配套企业,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调整才能充分把握这一机遇?

侍乐媛:相关部门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二十多部委通力落实,这无疑为智能制造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去年5月份,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其他指数都不错,但其中一个关键指标“质量效益”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一个国家制造业强大,其管理技术必须强大,如果中国抓住这次机会,将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罗清启: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所谓的工业4.0,其本质都是要将企业与用户用数据连通起来,让供应端和需求端两个主体融为一体,这其中包括机器人、控制系统等制造设施的升级相对容易,只要肯投入就会实现,但制造逻辑的升级是非常难的,这对企业来说不是改头换面而是脱胎换骨的革命,如果这个制造“道”解决不了,是不可能在制造“术”上实现本质突破的。

邵江宁:“中国制造2025”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微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主要瞄准四大方向:第一是瞄准用户,让消费者挖掘自己的需求,向产品服务靠近;第二覆盖员工,让制造业工厂的员工为数字化工厂做好准备;第三优化运营,采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降低生产线运营费用,提高生产率;第四产品创新,利用新的技术实现可持续创新而不是一次性创新。

数据决策的本质是用户决策

新华网:在工业4.0和消费升级的快速驱动下,智能化产品将成为未来趋势,我们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时代,企业应该如何迎接智能化浪潮?

罗清启:个人认为,智能时代是一个广泛外包的时代,但这个外包不是为了降低成本将企业内部的工作外包出去,而是要将企业变成一个开放的组织,让用户和合作方帮助企业研发、制造和营销,这需要企业与全社会各方的密切合作,这种外包的本质是让更多的用户和合作方一起帮助企业决策和运营。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力不再是规模和成本,而是通过开放平台创造的生态增值能力,智能时代任何封闭起来的做法都是死路一条。

邵江宁:工业4.0要求我们由纯粹的工业化时代进入到智能时代,不管互联工厂这一块,还是跟客户需求进行沟通,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智能化系统来辅助甚至替代人快速进行决策,企业从拍脑袋做决策到依靠数据做决策。过去很多制造业工程开发或者研发工作都是企业内部组织做完的,今天我们看到一些先进的完全数字化的制造行业,十个企业里边有九个企业的研发工作采用众包形式,平等分散上下游合作伙伴里去,让消费者挖掘自己的需求,向产品服务靠近。

大数据终端赢得用户资源新空间

新华网:如何用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是当前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国家信息中心举办的研讨会来看,海尔空调构建起行业唯一的大数据平台,并向电力、供暖等系统开放,从这一实践来看,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转型升级?

罗清启:如何把碎片化的数据收集起来并进行系统化的应用,是产业下行期企业经营策略的重心,如果没有这个数据依据,企业的各种策略只会造成更大浪费。海尔让空调成为大数据终端,这样可以聚合用户和合作伙伴等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这是用开放的生态圈“造空气”替代企业封闭的造空调,这意味海尔空调已经在传统的产品经济跑道外开辟出了第二跑道,跳离了产品硬件份额的争夺,进入到以智能空调为载体的赢得用户资源的新空间里。

邵江宁: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非常突出的趋势是万物互联,结果就是万物皆数据,我们将进入大数据爆炸时代。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把用户需求变成定量化的需求、变成工厂信息系统能够处理的样本文件,这是非常大的挑战。从这方面来看的话,海尔空调通过智能产品采集各种各样人体的生物需求数据,并且由数据洞察用户的真正需求,这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参考案例。行业下行是空调企业的发展机遇

新华网: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比如空调业2015年库存产品达到5000万套,目前也在3000万台,但这都是现象层面的事实,从本质上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难点是什么?突破口在哪里?

罗清启:造成空调行业高库存的本质原因是企业供应能力决定竞争力的运作模式,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形成了“售价降低—销量提升—成本降低—售价再走低”的经营逻辑。这种模式一旦遇到产业收缩期,高库存就成了“堰塞湖”,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灾难。在工业消费品中,空调产成品库存金额最高、周转时间长,经营风险最大,这种风险最终转嫁到用户身上无疑推高了成本。

互联网时代空调企业竞争的不再是硬件,而是基于硬件之上的服务能力。海尔将产品网络化的本质是让空调成为企业与用户粘性关系的基础设施,让用户成为企业经营的主体,这样供应端与需求端就站在了一起,这一模式从源头上消灭了库存。当别的企业调整不过来的时候,如果有企业能率先调整过来,就可以获得巨大发展,所以说行业下行是市场送给有战略调整能力企业的巨大礼物。

侍乐媛: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着横向数据的缺乏,从一堆粉末或者各种各样元器件,到最后成为一件完整的产品,这里边的数据要经过大量修改与加工。制造业应该找一个突破口,如果只沿着一条线往下走只能走这么远,可是如果有大数据纵横交互能力的话,就可以走到世界任何地方。工业1.0、2.0、3.0都是大批量生产,我们现在是大规模定制,谁符合这个需求谁就能成功。数字供应链尤其对家电、汽车消费品这一类企业转型升级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