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先后出台24份文件,实施多项优惠政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双创”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赋予了更多具体内容。对于如何激发创新这一“第一动力”,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
“创新创业需要建立技术产业化的平台。因此,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建立科学家与企业家交流合作的平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章良告诉本报记者,当前真正做科研的人员应当成为“双创”的主力军,但是,目前科研人员创业的氛围不够活跃。
“现在国家出台鼓励科技人员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政策,应该说创业环境宽松很多。如果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进入到产业化的话,这个成果可以占有股权。”陈章良谈到,在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后,“双创”需要考虑如何搭建成果转化的平台,这是一个可以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坐到一个会场里的话语平台。
陈章良说,中国科协在去年底对相关举措进行了第三方评估,发现科技人员对政策缺乏深度了解。六成科技工作者有创业意愿,但真正开始创业的只有2.5%,大部分科技工作者对政策仅停留在“听说”阶段。因此,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科研机构落实政策的主动性;要建立完善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奖励制度,支持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年轻科研人员承担重点课题;更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的三权改革,这样有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在‘双创’中会产生很多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并使传统的服务业领域被大大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白药集团董事长王明辉表示,新常态下企业的成功之道已经从简单地满足市场需求变为了主动地创造、引领市场新需求。希望政府在战略和宏观层面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特别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从产业和企业的层面配套,从税收、市场准入、监管方式、行业规划导向、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认为,政府应该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他说,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充满了未知数,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支持创新,容忍失败,这是推动创新热潮、提升创新品质的重要前提条件。
他接着分析说,在基础研究方面,应该鼓励科研工作者自行决定研发方向,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激情,同时激活民间创新力量,为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条件。去年,贵州就出台了8项措施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包括鼓励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成果创办企业等。
打造企业与青年互动新业态
“‘双创’是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说,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本身源自于创业。企业的经验、资源等对于青年大学生创业具有导向作用。应该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投资参与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多元支持大学生创业,打造企业和青年大学生互动创业新业态。
“企业可以将大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或将非核心工作、临时性项目发包给创业团体,以合作研发的形式扶持青年创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比如已有客户、机构平台、品牌等,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拓展业务,并以此推动自身业务和模式的转型升级。”高德康说。
“创新能够突破原有的局限,找到新的市场,新的机遇。‘双创’能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培养出大量初创企业。政府推进‘双创’会让有创新创业愿望的人拥有自主创业空间,特别是让年轻人有更多的上升空间和通道。”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紫玉山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紫玉说。
责编:王腾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