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侨乡】几代侨亲与厦门的那些事儿

2015-02-18 08:11:48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摘要:说起厦门,你可能会想到那所中国最美的大学厦门大学,或是那座文艺清新的小岛鼓浪屿,但你是否知道,它们都与一群特殊的人群—华侨华人有关。

  图为柳美玲(左)和她的表妹王惠琴(右)。

  “60后”华人柳美玲:“我们总是想念着家乡,心系着祖国”

  “在国外整天都想着要回家乡来过年,这一次终于实现了。”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定居加拿大的柳美玲刚刚抵达厦门,回乡过年。“家里的亲戚聚了七八桌,都等着美玲姐回去呢。”柳美玲的表妹王惠琴特意从乡下老家赶到城里,来接整整20年未见的表姐。

  祖籍厦门同安的柳美玲出生于越南。1979年,受到越南排华事件的影响,17岁的她随家人辗转迁移到加拿大。

  1988年,拿到加拿大身份证后,柳美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乡探亲。“之前在越南没有身份证,我们想回家却回不来。所以有了身份证之后,我赶紧就回来了。”回忆起第一次踏上故土的情景,柳美玲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那份格外激动的心情。

  此后,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柳美玲很少有机会再回家乡看一看,然而那份关于故乡的记忆却始终被她紧紧地揣在心里。

  “在越南时,我们几乎完全保留了厦门过年的习俗。春节快到的时候,全家就会聚在一起炸枣、贴春联、看戏。”柳美玲笑着回忆道。搬到加拿大后,由于春节不是法定假期,年味儿就淡了许多。“但我们当地的华侨华人每年都会自发地聚在一起,组织新年团拜会、春节联欢晚会,一起热闹热闹。”柳美玲说。

  经过多年打拼,柳美玲已在加拿大落地生根,不仅拥有一家制衣厂,还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现在我们中国富强了,世界都在流行‘中国风’。”柳美玲说,在她的时装设计中,丝绸织锦等中国元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总能受到国外顾客的青睐。

  如今,柳美玲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加拿大加东福建同乡会会长。这个拥有30年历史的海外同乡会汇集了当地150多户华侨华人家庭,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作为新一任“大家长”,柳美玲最想做的事就是在海外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年轻一代的华侨华人记住自己的根,也让更多的外国朋友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我们会定期举办中文班、书法班、功夫班、民族舞蹈班等,专门邀请华人老师来给年轻的华侨华人授课。我始终觉得,华人不懂中文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柳美玲说。

  业余时间,酷爱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柳美玲还经常自己编一些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带着同乡会的乡亲们一起排练,并在当地的一些联欢晚会上表演。“很多国外的观众都会来看,他们觉得很有意思。”柳美玲说,这次回国,她还专门买了中国传统的旗袍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打算带回加拿大,在今年正月初四当地的华人新年联欢晚会上作演出服装。

  “祖国就是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靠山。国家强大了,我们在国外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也更受人尊重。”柳美玲说,如今海外华侨华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与家乡的联系也将越来越紧密。“我们总是想念着家乡,心系着祖国。”柳美玲说出的正是众多海外游子最真切的心声。

  图为杨玛代在办公室接受本报采访。

  “40后”华人杨玛代:“我们的学校就是厦门发展的缩影”

  “我老爸跟我说,你们年轻人应该回去看一看,家乡现在正在慢慢建设发展呢。”在菲律宾出生、长大的杨玛代听从父亲的教导,1992年回到家乡厦门。然而,原本打算回来寻找商机、投资办厂的他,却做起了一件赔钱的“买卖”,且一做就是20多年。

  杨玛代的这件赔钱“买卖”就是在厦门创办第一所专供外籍人士子女就读的国际学校。那时,厦门经济特区刚刚起步不久,正是引进侨资、外资的关键时刻。然而,由于当地没有国际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法妥善解决,一些侨商、外商对于来厦门投资有些犹豫。

  借鉴菲律宾国际学校的经验,在厦门也办一所国际学校,为家乡吸引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个念头在杨玛代心里扎了根。

  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那个时候,很多人连‘国际学校’的概念都没有。”回忆起20多年前创办学校时的艰辛,杨玛代有说不完的故事。

  筹备初期,厦门当地物资还比较匮乏,“很多东西都买不到。”为了配置学校的教学设备,杨玛代只能给香港的朋友发传真,请他们在当地买了桌椅、柜子,装了满满两个集装箱运到厦门来。

  学校建起来了,学生却寥寥无几。杨玛代至今还记得,他寄出了2500份学校的招生资料,1000多封因为“查无此人”而被退回,另外1000多封则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最后,第一批只招了16名学生,完全无法支撑我们办学的费用。”最初的窘境,杨玛代仍记忆犹新。

  “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得咬着牙办下去,做功德就不要想着赚钱回报的事。”杨玛代说。虽然办学之路磕磕碰碰,但是想到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杨玛代始终坚持如初,没有放弃。20多年来,杨玛代与菲律宾华人朋友共同出资成立教育基金,为学校投资百余万美元,而他付出的心血更是难以估量。

  “这里的学生每天都有一节中文课,毕业之前还必须完成中文的论文。”杨玛代说,传扬中华文化是他回国开设国际学校的重要目的,他希望为这些生活在厦门的外国孩子留下关于中国的记忆。为此,他坚持将中文设为学校的必修课,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内外。

  每年的中秋节、春节,学校都会依照厦门当地的习俗举行博饼、游园等传统庆祝活动。“今年的‘中国年’,我们就给学生发了中国56个民族的特色服饰,请他们表演时装秀,到时还会邀请学生的家长一起来观看。”杨玛代说。

  在杨玛代的精心管理下,如今学校规模已由最初来自两三个国家的16名学生,发展到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生。

  “我们的学校就是厦门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这里有多少国家的学生,就说明有多少国家的企业来这里投资,也就说明厦门的改革开放到了什么程度。”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校园里奔跑游戏,杨玛代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速,如今他的国际学校已然成了一个小小“联合国”。

责编:王栋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