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2024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10日开幕,时长共18秒)
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一场关于全球投资发展的头脑风暴。
11月10日上午,为期两天的2024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拉开序幕。这是一场高级别、大规模的经济金融盛会,汇聚行业领袖与业界专家,云集政、产、学、商、融各界精英。活动围绕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等主题,探讨高质量发展机遇。
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等二十多位资深学者、机构专家、商界领袖出席,吸引了华南地区千余名政、产、学、商、融各界精英人士现场参与。

2024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拉开序幕。
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能源科技发展有哪些趋势?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大咖嘉宾们的最新思考。

AI的尽头是能源?
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科技发展是当天上午活动的热门话题。上午共有5名嘉宾在现场做主旨演讲,其中有3位聚焦能源话题。
“算力发展的下一个瓶颈就是能源。因为如果我们按照第一性原理,以现有的能量增长形式,人工智能所催生的数据和算力能量需求可以耗尽全世界的能量。”会上,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基于第一性原理解读人类能源使用发展历史,并对能源的历史结构进行重构,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李宁:未来算力发展的瓶颈是能源,时长共53秒)
在李宁看来,未来能源系统可能会更加去中心化、有韧性、集中于可再生能源。“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今后十几、二十年高达29万亿到48万亿美元的大赛道里面,绝大多数将是数字经济和新能源重塑或催生的应用。”李宁说。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
“一个宜居的地球必须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减排,未来的电力系统将是再生能源和可调度能源的组合。”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则表示,当前全球电力能源转型资金投入存在大量缺口。到2030年,为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世界银行集团需帮助中低收入国家筹集比现在高7倍的清洁能源投资。“这意味着每年需投入1.4万亿-1.9万亿美元,而现在的投资仅约每年3200亿美元。”陈广哲说。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陈广哲:未来全球电力能源转型,资金投入仍有较大缺口,时长共41秒)
不过,虽然目前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量不断提升,但受制于新能源的不可控性,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实际进度落后预期。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赵天寿认为,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规模化利用,需要长时、高安全的储能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
“可流动的能力载体,加上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可以满足高效、时长与选址灵活的储能体系。”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赵天寿介绍了液流电池实现长时、高效储能应用的优势。他表示,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加快发展储能技术,才能使我们充满信心迈向碳中和时代。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区域增长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在上午活动的主旨演讲中,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与会嘉宾进行交流。
连平认为,目前国内共有“五大增长极”,包括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区域。这些区域具有强大发展优势,包括战略定位明确、技术高端化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财政实力强、科研投入强度高、人才集聚力强、科教资源丰富、研发优势明显、制造业单项冠军领先、风险投资聚集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针对区域增长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连平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和政府金融支持手段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在谈到金融发展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方面,连平认为其中仍有许多不足。“这个问题主要是在于,中国金融体系还是以间接金融为主,即银行所提供的信贷等各方面的间接融资仍占整个市场融资方式的主体。”连平建议,当前金融发展急需更多转向发展直接融资,要大力发展股权投资,进一步推进风投、创投和股票市场的发展。
“我们需要降低总体预期,跳出传统线性思维,发挥结构优势。”对于大变革时代的资产配置之道,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表示,在当前时代转型的背景下,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的驱动力已经发生了变化。

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
当前,全球化遭遇波折,G2关系从合作转向了竞合;城镇化接近尾声,正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工业化已迈入后工业化时代,人类价值的实现将更多依赖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人口结构变迁带来的诸多挑战。“我们必须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转变,摆脱对总量增长的依赖。随着创新驱动和人口规律的发展,资产配置也发生变迁,大资管将开启新的市场格局。”路志刚说。
链接:关于“岭南影响力”
根据岭南影响力秘书长田静介绍,岭南影响力基于十年岭南论坛和全球高端商学院基础,逐步成长为一个开放、共享、共融的高端非营利服务品牌。目前,岭南影响力已成长为一个实体组织,提供科技、金融等公益服务,包括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岭南半月谈、闭门研讨会、海内外研学参访、专项服务等系列活动,并通过创新创业、数字经济、生活服务、文化艺术等形式,为岭南地区1100万户企业及产业精英提供思想交流、经验分享、互助合作的平台,推动认知革新和形成发展共识。未来,岭南影响力将继续紧跟时代需求,秉持公益属性,不改初心服务好岭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岭南影响力(广东)科技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友会承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战略媒体,国窖1573为战略合作单位,活动得到了珠海市绿色环保促进会、合得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广东逸仙品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润知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活动当天,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鲁晓东发布了岭南影响力系列丛书最新作品:《更好读的经济学——天鹅学报》,该书是由富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教授鲁晓东教授及岭南学院的同学共同倾力打造,摒弃了传统经济学的枯燥与晦涩,以轻松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重塑经济学思想的美学价值,融合年轻审美与批判精神,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独立之精神生产智力产品,打造一个思想的工厂,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据悉,本次活动持续2天,在中山纪念堂举办的岭南影响力·2024年度活动上午主旨演讲结束后,后续活动将在珠江新城丽思卡尔顿酒店举办,共同研讨“产融结合推动发展”“扬帆出海、全球创新”“ESG引领绿色发展”三个主题。
采写/脚本:南方+记者 李赫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责编:张靖雯、王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