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战友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
在人民军队的英雄谱上,开拓天疆的航天员无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1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称号;1人获八一勋章、1人获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8人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行星命名委员会分别以3名航天员名字命名了3颗小行星……
但正如“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所说:“离开了集体的力量,个人将一事无成。”航天员作为团结协作的受益者,更深知其中的分量。20年来,他们把战友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每次执行任务期间,没有飞天的航天员在地面轮流值班,为执行任务的战友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
在航天员群体中,还有这么一群默默奋斗的无名英雄,他们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全部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翻开中国航天史册,2014年3月13日这个平凡的日子因5名航天员的停航停训被深深铭记。
吴杰、李庆龙、陈全、赵传东、潘占春是我国首批航天员,在航天员大队成立之初,当党和人民需要时,他们怀揣飞天梦想通过层层选拔。十几年来,他们一心只为飞天,一次次接受祖国挑选,一次次与飞天失之交臂。因超过黄金飞行期,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为祖国出征太空,但他们像当年毫不犹豫参加选拔一样,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退出现役航天员队伍。
赵传东还记得,那天当他和战友们抚摸着航天员纪念章时,已年过半百的他们终究还是潸然泪下,这其中饱含着一名航天员对飞天梦想的不舍,但更多是一名军人对未能履行为祖国出征誓言的愧疚。“他们的等待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最厚重的一页。”中国航天员中心党委书记李新科说:“他们同样是共和国的飞天英雄!”
在首批航天员中,还有一名特殊的航天员,他就是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现役航天员邓清明,20年来他3次入选备份乘组,但始终都是备份。作为一名光荣的备份,邓清明想的都是如何在地面支持战友,让他们在天上飞得更高更踏实。当问他是否遗憾时,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只是深情地说:“投身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留名或是不留名,我都已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幸福。我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出征太空!”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赵金龙
责编:吴正丹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