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原创 >

楹联开路 文化兴村

寺底村的“中国楹联”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1-02 06:43:27

图①:寺底村。

图②:寺底村村民正在书写楹联。

图③:寺底村举办送福迎新春活动。

图④:寺底村家风长廊里的姓氏楹联。

图⑤:寺底村楹联壁报。

本文照片均由闻喜县诗联学会提供

“新时代让心儿美透,大楹联把日子贴红”。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古语有言:“文之妙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它又是老百姓喜闻乐见、随用随新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中国人,每逢红白喜事,尤其是春节过年都要用到楹联。20多年来,作为山西文化名片之一的“闻喜楹联”,已经声扬海内外。不久前,山西省闻喜县诗联学会又获得“全国弘扬楹联文化先进单位”的荣誉。闻喜县寺底村,也演绎出流传甚广的“楹联兴村”故事,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村”。

25年前,寺底村里的几个挚爱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提出“楹联开路,文化兴村”的想法,从此不仅坚持天天在村委会的水泥地板上“出句打擂”,而且月月到县、镇学会参加“楹联赶集”,坚持学楹联、撰楹联、挂楹联、送楹联、赛楹联,把楹联从地上、纸上、网上,写到了墙上、门上、街上、长廊上、电线杆上,写到了老百姓的心上。

一群“联”老汉

当地有句旧时的谑称,“下了西柳坡,秀才比驴多。”寺底村,古称“西柳”,自古以来就颇有文名。这个现在只有403户、1780名村民的村子,文化人多,文化传统深厚。

1999年,闻喜县诗联学会成立。2000年,温顺等七八位退休教师发起了寺底村楹联分会。大家初通联律,从此每天早上打完拳后,“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交流声就飘荡在村委会大院。

在一块几十平方米的水泥地上,他们每人一支粉笔,板书头天的联作。有时是当场你出上联,我对下联,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讨论,努力求得最好。春夏秋冬,几乎天天如此。水泥地上的字,写了擦,擦了写。粉笔越用越多,有时一天要用掉好几包。

在晋南这么一个原本不那么起眼的小村子里,支撑起这片火热天地的,就是这群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汉们。其中,有的是返乡的退休教师和干部,有的是做买卖的生意人,有的就是纯粹喜好对联的老农民。在外的年轻人回乡,也会时不时地过来参与一下。如今,村楹联分会会员已有113人,其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就有10人。

有一次,闻喜县诗联学会会长文振西到寺底村,要求大家攻擂,即兴出题:“地当宣纸云当墨。”几分钟后,村民潘笃学对道:“胸有成竹笔有神。”尹效任对道:“诗有华章联有神。”80多岁的老翁冯九堂对道:“党布惠风政布春。”

“痴于国粹圆于梦,红了楹联白了头。”一副副楹联,写在水泥地上,更是刻在人们心里,见证了黄土高原一个古老村庄的新时代演变。

一块“联”招牌

早年的寺底村,一度村风涣散,村里大小事,没人管、没人敢管。

而今,走在寺底村,连村里的电线杆都被贴在上面的楹联赋予了鲜活生命,每家每户门楼外面的木刻楹联则展示了这个家的家风。走进村委会大院,楹联墙、楹联屏风、楹联擂台、楹联走廊上满是目不暇接的姓氏楹联、家风楹联以及好媳妇、好婆婆嵌名联等,好似步入楹联世界。这些楹联都是村民自己编撰、自己书写的。

2000年,寺底村楹联分会成立后,定期开展“道德讲堂”、为文明户送中堂和楹联、书法义务培训等活动。凡遇重大节日及村里的孩子满月、学生升学、青年参军、老人祝寿和红白喜事等活动,楹联小组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作,然后比较众多作品,选出最好的一副贴在事主的大门上。

每逢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会员们都会撰写楹联表示庆祝。这些作品装裱后悬挂在村文化礼堂,成为一道靓丽的新时代乡村文化风景线。

2012年7月,中国楹联学会命名寺底村为“中国楹联文化村”。这是对寺底乡村文化建设的肯定。闻喜县委、县政府也更坚定了“文化强县,楹联先行”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楹联文化在乡风文明和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德治”作用。

一副“联”中堂

中堂,就是中间一首诗,两边一副对联。以被赠人的品行事业成就入联。

“为文明户送中堂”,是闻喜县诗联学会的品牌活动,在山西省内外都有着广泛影响。闻喜县还以“为文明户送中堂”活动为原型拍出了全国第一部楹联题材的电影《喜满堂》,现已在全国放映10万余场。

寺底村的楹联会员多,每次活动,写的作品也多。为此,擅长书法的潘笃学建议,最好的联作写两边,大家的作品围绕中间四个大字填空,大家称之为“众星捧月”式中堂。

这中堂可不能随便送,要送就送给德高望重的、为当地村镇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以及好媳妇、好婆婆和新乡贤等。赠送时,锣鼓声起,贺联满壁,亲朋好友大多参与,充满荣誉感和仪式感。

老军人冯天顺,是1937年从寺底村走出去参加革命的,听说村里要建学校,着意捐款1万元。村民谢其功德,为老人写了中堂,中间是“乡情无价”四个大字,周围写上大家的贺词贺联。中堂送到北京家中,老人很是高兴,每天在中堂前凝视一会儿,怀念故乡之情时时涌上心头。后来,老人决定,把家乡的一座两层楼小院送给村里作为“老年活动室”。

老党员武玉梅百岁寿诞时,寺底村楹联分会赠送了“一庭大雅天成玉,百岁懿德品著梅”的祝寿中堂联。老人102岁去世后,又送上102字的颂德中堂。家人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发现存有一沓人民币的小包,还有一张纸,上面工整地写着:党费1000元,村委会、老年协会、诗联学会各500元。

送中堂,是寺底村的最高荣誉。光荣一个人,激励一家人,影响一村人,教育一代人。

一位“联”书记

在外打拼数十载的吉平娟,怀着深深的乡恋,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凤还巢”计划,2017年回到寺底村,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上任以来,她筹资2000余万元复产玛钢厂,带动村民就业。积极推动村基础设施绿化、亮化、美化。重视乡村文化事业,自掏腰包十几万元,为村文化节购置锣鼓、服装等。

吉平娟尤其喜爱楹联,连续多年带队赴外地学习交流,考察楹联文化产业,支持村里寒暑假义务培训学生等。一番举措,焐热了“联”老汉的初心,更是激发了大家文化兴村的决心。

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吉平娟,提出“党建+楹联”的发展方式。把村里的党员划分为楹联阵地、文化宣传、环境卫生等6个服务小组,建立网格化体系,实行积分制管理,充分发挥楹联文化夯基垒台的作用。

“这些年,都是村里给我们买笔墨纸砚。说实话,没有村委会支持,楹联分会很难坚持下去。”村民潘开基说。

“寺底楹联使得中国楹联有了乡土风情。”作家、编剧黄亚洲到寺底村参观后这样说,当场题写了“中国楹联最寺底,寺底楹联最中国”。

寺底楹联还被东南亚和欧洲媒体报道,逐渐走向世界。

一代“联”新人

寺底村的楹联人以老者居多,青年人少。因为老人对传统文化更熟悉,也有闲暇时间。年轻人忙,跑东跑西。对此,老年人常常念叨后继乏人。于是,他们决心做点儿事情。

2017年起,这群“联”老汉在废弃的原村小学里自修课桌、板凳,打扫出两间教室,连续8年举办了“弘扬国粹,文化传承”暑假培训班。收录8岁以上学员,开办两个班。小班8—11岁主要背诵《笠翁对韵》,大班学员为11岁以上,学习对联,练习毛笔字,同时开设非遗——面塑班,以增加大家的学习兴趣。村里的老师义务教学,每期40天。学员以本村为主,邻村也有慕名而来的。

“莲池蛙戏水,柳岸燕归家”“寺底联风美,桐乡德业新”……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出句对句。村里楹联书法作品的展板上,有孩子们自己创作和书写的楹联,也有老师的点评。暑期班至今已培训300多人次。

通过培训,孩子们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寺底楹联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一帧“联”春图

像中国所有的乡村一样,每到春节,就是寺底村最热闹、最红火的时候。

今年又不同于往年,因为“春节”申遗成功了。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将是我们全球华人最值得庆贺的一个春节。”80多岁的温顺逢人便宣传,激动地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春节,寄托着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和家国情怀。楹联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俗活动。我是楹联人。我骄傲啊!”

这一段时间,最忙的要数楹联会员。他们已经连续25年为村民义务书写春联。一个人要编写各种时政联、行业联等几十副,都是自己现编现写。近几年,他们不仅在村里写,也被邀请到镇上、县上写。一年少则近千副,多则数千副。他们把一副副红红火火的春联送到千家万户。

刚加入诗联学会没多久的年轻会员冯卫民,去年就在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春联征集大赛中获誉“百佳”之一,内容是:“将爱打包,携春快递;以德圈粉,与梦畅连。”时语入联,格外新鲜。今年春节,他又积极备战,写的是“龙灯映壁满堂福,蛇笔书春万象新”。春意盎然,喜庆十分。

这不,2025年元旦刚过,温顺老先生就在家中布置起作业:“今年的出句是,‘小康入画年年好’。”话音刚落,孙子就抢先对道:“好运当头步步高。”儿子不紧不慢地说:“德政惠民处处新。”爷孙仨不约而同地说:“今年就写它了。”

楹联里的中国故事,写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自信、更亲民,更有温度、更有诗情。(卫庶 何沁学)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2日 第 05 版)

责编:陈亚楠、张振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