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深秋初冬之时,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的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大片紫红色的的铜草花随风摆动。因为花开似牙刷,其又被称为“牙刷草”。铜草花学名海州香薷,因与铜相伴而生,古人常据此寻找铜矿。
大冶,自古就与矿冶紧密相连。数千年前的大冶铜绿山,一把铜斧凿岩开矿,一团炉火熊熊燃烧,生产的丰富粗铜原料,为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伊霄摄
去年落成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依山就势融入矿山,馆内结构自上而下如斜巷矿道。馆中除了有丰富的历史文物,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古代铜矿开采冶炼的场景。
“这把铜斧称为‘开山斧’。因为它揭开了整个铜绿山考古发掘的历程。”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宣教科科长许娟介绍说。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展陈的古代铜斧。王剑摄
许娟所提到的铜斧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973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铜铁矿工人在露天剥离和采挖过程中,先后发现冶炼渣、铜斧等物品。当地部门将其中一把铜斧寄往北京,获复要求“保留现场”。而后考古专家抵达铜绿山,一批沉埋已久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矿坑重见天日。
游客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中参观。伊霄摄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采冶延续时间最长、采冶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矿冶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矿冶史上都十分罕见。
如果说铜绿色锚定了黄石这座工业城市的过去,那么青绿色则代表了黄石市未来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因为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诗词而被很多人熟知。当白鹭在江面上蹁跹而起,环绕山体盘旋而上,一时间,江水、山体与飞鸟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共同交织出一幅写意山水画。
历经生态保护与景区改造,去年年底,西塞山景区重新开放,黄石市民可以更方便地登上这座长江边的生态文化“高地”,更好地以今人视角领略西塞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气韵。
位于长江边的西塞山。王哲摄
“西塞山景区重新开放后,上山下山的路更好走了,配套设施也更完善,游览更便捷安全。”黄石三中的罗老师说,“西塞山是我们老黄石人熟悉的地方,承载着城市与成长的记忆。今天我也带着学生们前来研学,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西塞山顶北望亭,相传为三国时期孙策、孙权、周瑜垒台阅兵处。登高远望,长江如同碧绿丝带,在此处绕了个弯儿。采访时,记者发现:不少鸬鹚掠过江面,划出阵阵波纹;时而有长江中的鱼儿跃出江面,又扎进水中,发出“扑通、扑通”的击水声。
“原来只是在课本里面学习过这些诗词,今天来到西塞山终于真切地看到了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找机会我还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这里沉浸感受。”参与研学活动的黄石三中同学表示。
“西塞山在黄石的历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把西塞山建设好,我们着力挖掘西塞山的军事文化、诗词文化,积极保留和修缮古炮台、桃花古洞、西塞残雪观景台等文化景观。此次重新开放前,我们还增加绿化、修筑步道,让西塞山在保存古风古韵同时,更好服务满足游客的文旅体验。”西塞山景区负责人李从仁说。
西塞山临江绝壁上的栈道。王哲摄。
夕阳西下,研学结束。黄石三中的青年学子结队下山。“西塞山前白鹭飞,遇见青绿不须归。”景区入口处,张志和的词句已被化用为西塞山的“诗意挽留”。
用文化滋养时代,以诗意浸润人心。因铜绿而起,因青绿而兴。新时代的黄石,正在转型中书写自己明天的历史。(人民日报记者 张安宇)
责编:张青津、姚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