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原创 >

丝路青年说(二十四)|数字技术构建文化交流新通道

海外网 2024-09-25 10:36:24


在遥远的乌兹别克斯坦,古老的花剌子模州,一座承载着千年智慧的经学院静默地诉说着历史的风霜。当住建部综合勘探院陕西分院院长石轩睿和同事们带着最新的数字化技术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片土地,它不仅是对古老文明的温柔触碰,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

“当时我们按住建部要求去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一个援建项目。在乌兹别克的花剌子模州有个经学院,历史悠久,但保护得不太好,所以需要我们去做一个数字化的还原和保护。我们当时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给这个经学院做好了建模,包括各种结构、细节,全都做完了。”石轩睿说。

石轩睿正在讲解经学院数字化还原和保护工作。 海外网 谢明/摄

作为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在考古领域的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日益频繁。在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石轩睿都曾参与过相关的援建项目,用数字技术为当地考古事业做出贡献。同时,文物在技术助力下呈现出来的丰富细节也让石轩睿深深着迷于历史与文化的魅力。“我们扫描的精细度可以达到0.02毫米。不光是文物表面上的样子,包括里边的各种细节,比如雕刻的纹路,比如用失蜡法铸铜时留下的痕迹,那些铜器怎么磨的、怎么锉的,等等。这些细节我们都能发现。”石轩睿说。

从中国到世界,通过考古和文物,石轩睿得以站在时间的长河中,遍览“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这也让他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以及数字化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前景有了更多思考。“我希望在未来,全世界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文物在考古方面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用数字化的手段向全世界人民更好地呈现我们的文明和历史。”石轩睿说。(文 张子旭)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编:王陈逍遥、卢思宇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