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村庄、被称为“浪漫之都”的法国巴黎,被一条“氆氇”连接到一起。
今年1月,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上,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的氆氇手艺人格桑卓玛展示起氆氇编织技艺,引来各国设计界人士团团围观,纷纷点赞。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亲临现场,对她精湛的技艺以及日喀则的氆氇制品赞不绝口。
氆氇是藏族所产手工毛织品的统称,是加工藏袍、藏靴的主要材料,是极富民族特色的纺织品。
“两年前,在家里制作传统氆氇,收入不稳定,大约一天能赚50元。如今工艺升级、销路更广,在工坊里一天能赚160元。”在上海浦东援建的江孜县阿佳格桑工坊,班觉伦布村村民尼玛普赤轻快地操作着纺织机,羊绒线伴着梭子穿梭往复。像她这样的熟练工匠,一两天就能编完一条围巾。
如今,工坊里的十多名氆氇工匠,年收入6万元左右。
从生产分散、品种单一、品质不稳的家庭作坊式小买卖,到亮相法国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时尚设计产业,变化要从2023年说起——
在上海浦东援藏干部的对接下,江孜县阿佳格桑氆氇农民专业合作社“牵手”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氆氇制作工艺迎来了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加持。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秀玲已经从事羊绒产业33年,她从上海来到江孜县,“我一家一户地去看、去走,我发现这里很多‘阿佳’会织氆氇,也逐渐看见传统工艺中存在的小问题。”
在郭秀玲的指导帮助下,西藏元素与时尚潮流在一匹匹氆氇上碰撞出新的火花,不仅氆氇纺织工艺得到创新升级,纺织机也得到优化改良,“氆氇织机进行改造后,能织出更多尺寸、更多花纹的产品,满足更多元的市场需要。”
技艺在升级,技能在提升。2023年,包括格桑卓玛在内的50名氆氇工匠“阿佳”(藏语,意为大姐)前往上海参加培训,全方面提升设计水平、纺织技能等,回乡后再“带头”“示范”,向更多工人们传授、扩散新知识。
目前,企业已在西藏、青海建成8个这样的手工工坊,带动更多藏族“阿佳”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传统技艺焕发活力,也吸引来年轻人的关注。不久前,“95后”杨丽婷来到江孜县的氆氇工坊里,深度参与学习氆氇制作技艺。
“这种民族技艺深深吸引了我,希望未来通过技术创新,能将这种面料应用到多种衣服上面。”杨丽婷本科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正准备继续攻读研究生,“我是带着研究课题来学习氆氇技艺的,我的导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关注氆氇技艺,都很感兴趣。“
“未来10年,我都会努力用行动复兴氆氇手工艺,我们的民族手工艺毫不逊色于任何其他人。”郭秀玲介绍,9月24日,在第79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的第一夫人午宴上将举行氆氇时装大秀,“我们要让氆氇之美,在世界舞台绽放。”(文 张艺开 贾丰丰)
责编:岳雨田、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