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新时代 >

惠及群众,再难也要攻坚克难(连线评论员·身边的改革故事)

人民日报 2024-09-03 09:40:14

对话人:

何  娟  人民日报评论员

黄云峰  福建日报评论员

何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医疗,既是百姓关切的焦点,也是长期以来民生领域改革的重点。福建三明,因医改而全国闻名。这些年,当地群众感受最直观的是,药价降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三明是如何以改革增强群众获得感的?

黄云峰:以前,过度检查、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问题,加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困扰,也造成医保基金浪费。痛则思变,破除“以药养医”痼疾,三明拉开医改大幕。自2012年启动以来,三明医改陆续攻克难关:一是挤掉药价虚高水分,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切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链条;二是用好考核指挥棒,推动完善医院人事、分配、绩效和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三是探索分级诊疗,构建涵盖全市各级医院的医联(共)体,引导患者在基层治疗小病、常见病。经过改革,群众看病费用显著下降,医保基金扭亏为盈,医务人员收入增加,解好了复杂的“利益方程式”。

何娟:改革的过程,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其本质是让利益格局向更有利于国家发展、更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调整。医改更是世界性难题,要想实现让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医生受激励,必须要有“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魄力。三明医改经验中,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云峰:改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改革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也必然意味着要破除重重阻力。“何必得罪那么多药企?”“何必动别人的奶酪?”这些疑问,道出了推进医改的难。然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了群众的利益而改革,再难也要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瞄准“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三明成立深化医药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建医疗保障管理局,打破医保管理“九龙治水”局面;出台300多项相关文件,对药品招采机制、人事薪酬制度、医保管理体制、分级诊疗制度等进行全面彻底改革。每一项制度调整,都不免触动相关群体的利益。但只要瞄准让群众得实惠这个目标,就能找到调整利益格局的正确方向,就能获得直面矛盾的勇气和魄力。

何娟: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考察时强调:“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近年来,总结、推广、提升三明医改经验,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工作方法。如何让三明医改经验在其他地方更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黄云峰:三明医改经验是在长期改革实践中先行先试、攻坚克难、努力探索形成的,建设紧密型医联(共)体、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药品耗材集采等经验,经过实践验证有效,且具有可复制性。同时要看到,各地实际情况不同,面临的具体问题也需要具体分析、拿出对应解法。一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的医改路径;另一方面,无论怎样改,只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贯穿始终,就能找到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的办法,确保医改在正确轨道上推进。

何娟:“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这为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当前,三明医改正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三明医改仍在路上、不断深化,如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黄云峰:上医治未病。近年来,三明在巩固提升改革成效的同时,着力构建全民健康保障新体系。一边打基础,不断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确保群众健康“有人管”。一边建机制,探索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岗位年薪制等,激发内生动力,助力“愿意管”。与此同时,持续强服务,通过多种办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力求“管得好”。如今,在三明,居民健康档案上传到一体化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分级、分片、分标管理;乡村医生为村民看病抓药的时候,除了开出药品处方外,还提供生活运动处方、饮食处方。

这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能为推进医改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民生改善只有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医改与健康中国建设紧密结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定能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03日05版)

责编:秦雅楠、卢思宇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