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新时代 >

古老水稻见证民族的时代变迁

新华社 2024-09-01 16:52:41

这是7月11日拍摄的地处桂北山区的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梯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新华社南宁9月1日电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座大山的梯田上,原为村民基本食物的水稻,竟成了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

据说这道名为“龙脊梯田”的风景线始于20世纪背包游客的发现——他们看到盘绕在海拔千米喀斯特山上的层叠梯田,惊呼为世间绝景。但这里真正演变为世界级旅游区,是靠近些年来当地村民的持续努力。

最早参与保护开发梯田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原党支部书记潘保玉说,梯田自秦汉时期就有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年轻人一度因为种田收入不高,选择外出打工,大片梯田撂荒。

“当时村里就想,不能把祖先传下来的水稻耕作荒废掉。另外,可以依靠独一无二的梯田景观发展旅游业,这样村子才有出路。”潘保玉告诉记者。

2008年左右,村里组织义务耕种队,村干部带头,帮助贫困家庭、无劳动能力的村民耕种梯田,把古老的水稻耕作技艺延续下来,并与一家公司合作进行旅游开发。

2019年,龙脊梯田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2022年,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2024年2月,大寨村举行一年一度的旅游分红大会,全村282户获得725万元“年终奖”,户均2.5万多元。

7月10日,一位瑶族村民行走在大寨村的梯田里。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中国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200多公里的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前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

如今,中国是世界最大水稻生产国,60%的人口以稻谷为主食。在专家看来,发端于南方的稻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之一,不仅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还影响到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广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在1979年开始推行,并在1982年上半年普遍实行。改革使广西各族民众解决了温饱问题,随后又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

这有赖于2013年开始实施的精准扶贫方略——其中一个方法便是“旅游开发扶贫”。通过搞旅游,大寨村在2015年摘掉了贫困村帽子。2019年4月,龙胜各族自治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不仅助力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也曾来过龙胜,在梯田进行了实验。目前大寨村已不再种植传统的高秆水稻,而是种植迟熟优质杂交稻。这种水稻全生育期达150天,不仅产量更高,还能延迟到10月底收获,使游客有更多时间来观赏梯田美景。

稻田养鱼、农耕体验、梯田拍照、食品加工,多样化的旅游和生产形式正让这个因梯田而火起来的深山村寨变得更兴旺。“我们用无人机监控水稻的生长情况,把梯田保护好成了村里人的共识。”村民潘德雄说。

外出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家乡,种好自家田地的同时,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子。村民潘德雄告诉记者,他2012年辞掉了深圳的工作回到大寨村,3年后在村里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民宿。“旺季入住率能达到80%。我还开了农家乐,年收入最多时有50万元。”

水稻也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民营经济的恢复,广西柳州的个体商户把传统的吃螺蛳习俗与水稻制作的米粉相加,并将汉、壮、苗、瑶、侗等民族的食物口味融合,创造出螺蛳粉,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28个国家和地区。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水稻也常常被当地画家和绣娘融入侗族农民画和刺绣作品中,这些作品漂洋过海,在英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和销售。

“改革开放让各族人民有了一致的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龙胜各族自治县民宗局局长蒙云龙说。

大寨村的对外开放也走在了前列,它与老挝的一个村子结为“友好村”,帮助那里的村民种好水稻,并把旅游致富的方法传授给对方。(新华社记者郭轶凡)

责编:张靖雯、王珊宁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