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缅甸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开发技术短缺是其发展的阻碍之一。在缅北部分地区,还存在做饭靠柴火、点灯靠蜡烛的无电生活。“刚来缅甸的时候,每到夜里我们工作所在的城镇就是漆黑一片,当地百姓家里几乎没有电器。”张天荣说。
在缅甸工作11年的张天荣对当地电力发展情况感触颇深。张天荣是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的员工,也是缅甸小其培水电站站长,该水电站是中缅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电力合作典范项目。“小其培电站装机9.9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为5.99亿千瓦时,满足缅甸约4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张天荣介绍。

缅甸小其培水电站 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尽管工作经验丰富,张天荣初到缅甸时也出现了“水土不服”。“刚去缅甸时,语言沟通有障碍,因为电站大多数是缅籍员工。”张天荣说。“我们一方面开设了缅语培训班,提高自身缅语能力,同时也开设了中文培训班,加强缅籍员工的中文学习,现在已经做到了无障碍沟通。”
除了克服语言关,张天荣和同事们还要面对技术关。“缅甸的电力系统与中国存在一些差异,我们带去了国内成熟的经验,比如‘两票三制’,这在缅甸电力系统里是一个空白。”张天荣说,“起初他们难以接受,但经过不断的培训和讲解,现在他们认识到这种制度在防止误操作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为中缅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小其培水电站在为当地百姓提供电力的同时,也得到了他们发自肺腑地认可,被亲切地称为“缅北明珠”。“小其培水电站供电后,当地居民家中有了冰箱、电饭煲等家用电器,等到了夜晚,镇里的街道也变得明亮起来。”张天荣自豪地说,“能够参与建设‘一带一路’项目我们感觉很荣幸,电站的缅籍员工还为小其培水电站创作了一首歌,歌名叫《永远的小其培》。歌词表达了电站为缅甸千家万户送去清洁电力,点亮万家灯火的意义。”(文/杨皓铭 张子旭)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编:王陈逍遥、陈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