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原创 >

中国实有民营经济经营主体18045万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6-14 05:36:55

近日,重庆市北碚区人力社保局与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力社保局共同开展民营企业联合招聘活动,通过川渝协同联动,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图为求职者在重庆市北碚区人力社保局举行的招聘会上了解用工信息。秦廷富摄(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6月13日电(记者孔德晨)记者13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045万户,占比从2019年的95.5%增长为96.4%,其中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27.3万户。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具体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占经营主体比重稳步提升。从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分别从2019年的95.9%、91.9%、92.4%演化至96.1%、94.4%、92.4%。从2019年以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看,均在九成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90.2%、高技术服务业占93.3%、四新经济占93.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94.6%,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公共服务相关的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趋好。从今年5月各行业民营经济主体数量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文支持放开民营市场准入的行业中,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亦逐步提升。其中,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从66.4%升至6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从95.89%升至97.2%,金融业占比从39.1%升至40.4%。

民营经营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性。今年一季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2.5万亿元、7.4万亿元、2.6万亿元,总量超过全国的41.9%,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与之对应,截至今年5月,天津、河北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7.1%、96.7%,浙江、江苏、安徽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6.9%、96.2%、96.4%,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6.7%。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4日   第 03 版)

责编:侯兴川、卢思宇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