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日报社论:日本为何难以走出“失去的30年”

参考消息网 2024-05-13 16:11:18

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日本《每日新闻》4月30日刊登社论,题为《“失去的30年”的教训:需将经济转换为重视人才的经济》,内容摘编如下:

如今到了决定日本能否摆脱经济发展长期陷入停滞造成的“失去的30年”的关键时刻。为了恢复经济活力,政府和企业需要认真反思过去的教训,将社会转变为重视人才的社会。

日元已跌至约34年来的最低水平。虽然日美存在利差,但即使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也未能使市场趋势发生变化。春季劳资谈判已经连续两年带来薪资大幅度提升,但仍未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家庭为维持生活质量而发愁,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日本变穷了”。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明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甚至还将被印度超越,跌至全球第五。

为何会变成这样?

庆应大学教授小林庆一郎在其著作《日本的经济政策》中审视了“失去的30年”。他认为,日本政府和企业都因注重追求短期成果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最大的错误是,自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将员工视作成本,不断裁员,或是将员工从正式工转为临时工。

当时,由于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日本企业不得不加以应对。在国际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将裁员作为确保利润的“速效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也大幅减少,日本出现所谓的“冰河期世代”。

人才作为缺乏自然资源的日本的唯一优势,其基础已经严重恶化。日本之所以错过本世纪以来的全球数字革命浪潮,且无法提供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因为忽视了对人才的投资。

日本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也偏离了目标。大规模财政刺激屡屡出台,但效果都是暂时性的,最终只是增加了国家负债。

国家财政的恶化以及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做法加剧了劳动人口对未来的担忧。养老金、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遭到质疑,收入不见增长,此种情况下,个人消费迟迟无法回升当然不足为奇。

为了摆脱长期的经济低迷需要做些什么?

小林庆一郎指出,为了让劳动者安心地发挥才能,日本政府和企业应该努力消除不确定性。

日本政府需要重新重视财政纪律,并正面应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企业则要加强员工培训等人才投资。

日本政府需要支持能够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项目,同时加强与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来提升效果。日本可以参考北欧那种全部由政府负担、让人们免费学习技能的模式。

帮助创业失败的年轻人重获机遇的政策也必须得到完善。

对于人口持续减少的日本来说,生存的唯一出路是建立一个无论年龄、性别和国籍,人人都能各显其才的社会。“失去的30年”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就是要重新创造让人们满怀希望地工作的环境。

责编:王陈逍遥、夏丽娟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