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机器人写稿 北大教授程曼丽解析"智媒时代"

2019-07-09 18:00:3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在分论坛智媒论坛上发表演讲:“智媒时代,海外华文媒体可以借助中国国内媒体的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内容优势和人才优势,壮大自身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1562666604884530.png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在智媒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谢明 摄)

海外网7月9日电 9日,第四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在丽江召开。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在分论坛智媒论坛上发表演讲:“智媒时代,海外华文媒体可以借助中国国内媒体的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内容优势和人才优势,壮大自身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智媒’是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信息采集、内容生成、新闻分发等生产环节而形成的新的传媒生态。”程曼丽表示,“随着这种生态的不断拓展和逐步升级,人类进入了‘智媒时代’。”

“国内多家媒体相继推出新闻机器人来撰写稿件。”程曼丽举例称,2016年8月奥运会期间,新闻机器人在数据库更新两秒钟后就实现稿件内容更新,还自动生成了一些词语,增加了报道的生动性;2018年世界杯期间,机器人“小封”也是秒发新闻;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正式上岗……人工智能应用在新媒体中实现了临场化新闻,只需穿戴智能设备,利用AR技术就可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完美结合。

“海外华文媒体是以华文、华语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的,这种特殊性是其优势和机遇所在。”程曼丽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内媒体曾借助海外华文媒体的优势传播中国文化和声音,今天海外华文媒体同样可以与中国国内媒体进行对接,借助国内媒体目前的优势,壮大自身力量。”

对于海外华文媒体如何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与中国国内媒体融合对接,程曼丽给出四点建议。

一是技术对接。最近这些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国内媒体大胆采用了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不断突破自身局限,实现了全面发展。报道形式也有所突破,包括直播、短视频等以数据型为主的多种形式。海外华文媒体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需要不断吸纳成果,可以与国内媒体有更好的交互关系。

二是平台对接。说到平台,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就是一个创新业务机制和媒体融合的平台,可以整合生产、制作、传播资源并用数据驱动,是媒体融合的标杆,受到全国媒体的关注和效仿。

三是内容对接。和中国国内媒体内容对接是海外华文媒体一直以来的传统。对接形式多种多样,如今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海外华文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四是人才对接。大数据时代需要数据分析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收集、整理,来分析用户的个性需求。从职业素养角度来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和洞察力的人才,而这些能力将纳入职业培训中。海外华文媒体可以根据需求,对接中国国内教育培训,进行人才储备,以满足智媒时代的人才需要。(海外网 李萌 张琪)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张琪、徐亦超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